中国环境质量状况

中国环境质量状况

ID:45659604

大小:4.50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9-11-15

中国环境质量状况_第1页
中国环境质量状况_第2页
中国环境质量状况_第3页
中国环境质量状况_第4页
中国环境质量状况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环境质量状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9年中国环境质量状况2009EnvironmentalQualityAnnualReportⅠ.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2009年,中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1277.5万吨,比上年下降3.27%;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214.4万吨,比上年下降4.60%,继续保持了双下降的良好态势。与2005年相比,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下降9.66%和13.14%,二氧化硫减排进度已超过“十一五”减排目标要求。Ⅱ.淡水环境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较重。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浙闽区河流为轻度污染,西北诸河为轻度污染,西南诸河水质良好,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河流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

2、、淮河、海河和辽河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203条河流408个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57.3%、24.3%和18.4%。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氨氮。其中,珠江、长江水质良好,松花江、淮河为轻度污染,黄河、辽河为中度污染,海河为重度污染。七大水系—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2009年七大水系水质类别比例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和石油类2009年长江水系水质状况2009年黄河水系水质状况主要污染指标为石油类、氨氮和五日生化需氧量2009年珠江水系水质状况主要污染指标为石油类和氨氮2009

3、年松花江水系水质状况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和氨氮。2009年淮河水系水质状况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和石油类2009年海河水系水质状况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氨氮2009年辽河水系水质状况主要污染指标为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和石油类湖泊水库26个国控重点湖泊(水库)中,满足Ⅱ类水质的1个,占3.9%;Ⅲ类的5个,占19.2%;Ⅳ类的6个,占23.1%;Ⅴ类的5个,占19.2%;劣Ⅴ类的9个,占34.6%。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和总磷。营养状态为重度富营养的1个,占3.8%;中度富营养的2个,占7.7%;轻度富营养的8个,占30.8%

4、;其他均为中营养,占57.7%。2009年重点湖库水质类别*:三湖是指太湖、滇池和巢湖2009年重点湖库营养状态指数太湖水质总体为劣Ⅴ类。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和总磷。湖体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滇池水质总体为劣Ⅴ类。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和总氮。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草海处于重度富营养状态,外海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巢湖水质总体为Ⅴ类。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总氮和石油类。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西半湖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东半湖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巢湖环湖河流水质类别比例太湖环湖河流水质类别比例滇池环湖河流水质类别比例太湖环湖河流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主要

5、污指标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和石油类。与上年相比,水质有所好转。滇池环湖河流水质总体为重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和石油类。与上年相比,水质有所下降。巢湖环湖河流水质总体为重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石油类、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2009年重点大型淡水湖泊水质状况2009年城市内湖水质评价结果2009年大型水库水质评价结果废水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2009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589.2亿吨,比上年增加3.0%;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277.5万吨,比上年下降3.3%;氨氮排放量为122.6万吨,比上年下降3.5%。全国废水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年际变化Ⅲ.海洋环境全国近岸海域

6、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2009年,近岸海域监测面积共279940平方千米,其中一、二类海水面积213208平方千米,三类为18834平方千米,四类、劣四类为47898平方千米。按照监测点位计算,一类和二类海水比例为72.9%,比上年上升2.5个百分点;三类海水占6.0%,比上年下降5.3个百分点;四类和劣四类海水占21.1%,比上年上升2.8个百分点。2009年全国近岸海域水质类别2009年全国近岸海域水质分布示意图Ⅳ.大气环境状 况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比上年有所提高,但部分城市污染仍较重;全国酸雨分布区域保持稳定,但酸雨污染仍较重。空气质量2

7、009年,全国612个城市开展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其中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26个(占4.2%),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479个(占78.3%),达到三级标准的城市99个(占16.2%),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8个(占1.3%)。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达标比例为79.6%,县级城市的达标比例为85.6%。2009年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分级城市比例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达到二级标准及以上的城市占84.3%,劣于三级标准的占0.3%。2009年二氧化硫浓度分级城市比例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达到二级标准及以上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