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的思考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的思考

ID:45659941

大小:2.69 MB

页数:26页

时间:2019-11-16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的思考_第1页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的思考_第2页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的思考_第3页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的思考_第4页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情茫茫任开眼,一望即无垠。片片结泥块,层层累厚深。土能生万物,地可出黄金。生死托斯寄,七尺报母心。1中国的城市化~土地问题作者:王俊杰世博会3世博会的主题和副主题是什么?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副主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和乡村的互动4“如果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话,为什么有一些年轻人,甚至数量在增长的这些年轻人,选择逃离大城市呐?”4月28日,在中央电视台“新闻1+1”世博会节目的直播间,主持人发问。5演讲内容土地积累模式之辨两次分配的剪刀差城市化的契约方式的改变未来城市化土地的发展方向6中国城市化的图片7中国土地积累模式之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30

2、年,中国经历了一场非城镇化的工业化,甚至在“大跃进”之后的1961~1977年,出现历史上罕见的“逆城镇化”即通过精简人员、知青下乡、“三线”建设等,从城市向农村转移人口。此时城市被视为消极的事物,政策导向是“先生产后生活”。89中国土地积累模式之辨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中国逐步告别计划模式,打出3张硬牌,其中之一便是土地积累,即通过政府低价征用土地获得大量资金。经过1988年的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确立,和1994年分税制度改革的“挤压”以及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使土地积累成为工业化、城市化最重要的积累方式,依靠土地土地积累获得的资金比从国外引进的资金大得多。超过20万亿1011

3、1213城市化的优点1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促使向二三产业转移2带动农村发展改善地区产业结构3推进科技进步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4利于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14两次分配的“剪刀差”《中国城市规划发展报告2008~2009》预计2010年中国总人口约为13.6亿,城镇化水平达到47%,城镇人口达到6.4亿;2020年中国总人口约为14.5亿,城镇化水平56%~58%,城镇人口达到8.1亿~8.4亿;2030年前后,中国总人口约为15亿,城镇化水平约达到65%,城镇化人口达到10亿15两次分配的“剪刀差”城市化的负面问题开始显现—分配的“剪刀差”第一次分配的“剪刀差”即政府通过强制性的征地拆迁,以非市

4、场价格的补偿,从被征地农民与被拆迁市民那里转移财富,在城乡之间与城市内部,形成城市化初次分配的“剪刀差”16171819两次分配的“剪刀差”房地产随城市化进程出现供过于求,房屋的价格不断上升,通过住房所有者以住房产权不断吸附社会增值财富,导致有房者越富,无房者越穷,形成城市化二次分配的“剪刀差”。20两次分配的“剪刀差”的危害增大贫富差距阻碍城市化进程使缺乏支付能力的社会成员住房问题不能解绝,无房族的出现。21城市化的契约方式的改变税收即契约,有了不动产税(物业税)这个契约,农民就可以选择向城市政府交纳不动产税来购买公共服务,并以此加入城市做为市民:公共服务能提升不动产的价值,也意味着政府可以

5、获得更多的不动产税收,这就使政府能够专注于公共产品的供应。这样征地拆迁式的城市化就变成契约式的城市化城市化的初次分配的“剪刀差”就可望得到得到制度性矫正。22未来城市化住房的发展城市问题没有万能的解药,孤立地开展不动产税是危险的。这一税收加大了不动产的持有成本会对不同收入的人群造成不同的影响。因此政府要提供最为基本的住房保障(廉租房)让缺乏支付能力的社会成员获得必要的救济。应理解为住房保障正是不动产税支付的公共产品之一2324十七届五中全会17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要求,房价过高地区可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对不能提供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

6、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买住房贷款。25本模板作品由PowerBar模板组成员创作,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即通知,立刻处理您可以自由:复制、发行、展览、表演、放映、广播或通过信息网络传播本作品;创作演绎作品惟须遵守下列条件:您必须按照作者或者许可人指定的方式对作品进行署名;不得以盈利为目的对本模板进行出售、收费下载或者做非实质性改动之后进行类似的行为。作者:王俊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