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五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840年前)课时3 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学案 岳麓版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五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840年前)课时3 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学案 岳麓版

ID:45665659

大小:386.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1-16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五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840年前)课时3 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学案 岳麓版_第1页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五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840年前)课时3 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学案 岳麓版_第2页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五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840年前)课时3 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学案 岳麓版_第3页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五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840年前)课时3 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学案 岳麓版_第4页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五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840年前)课时3 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学案 岳麓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五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840年前)课时3 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学案 岳麓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3 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1.思想:(1)王阳明的心学。(2)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2.科技文化:(1)传统科技的发展。(2)李时珍*。(3)明清文学艺术的发展(小说、文人画、京剧)。注:带*部分为选修的内容或选修、必修皆有的内容。[主干梳理]考点一 明清时期的思想1.阳明心学(1)主张(2)影响:强调自我的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2.李贽的反正统意识(1)思想(2)著作:《藏书》《焚书》等。(3)影响: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3.明末清初三位进步思想家(1)黄宗羲①思想②著作:《明夷待访录》。(2)顾炎武①思想②著作:《日知录》《天下郡

2、国利病书》等。③影响: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是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者,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为后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3)王夫之(4)历史影响考点二 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化1.科技(1)明代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系统地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药物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思想。(2)明代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系统地总结了历代经验,达到传统农业科技的顶峰,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3)明代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是一部全面系统总结历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巨著。被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2.文学:明清小说(1)背

3、景:明清时期,工商业城镇与市民阶层发展。(2)成就(3)评价:在思想性和艺术成就方面达到新高峰,成为古典文学的瑰宝。3.绘画和书法(2)书法:明代:书法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4.戏剧(1)条件(2)形成:徽班吸取了汉调和其他剧种的长处,形成京剧。(3)地位:将中国戏曲推向一个新高峰,被誉为“国粹”。考点三 医圣李时珍(选修4)1.主要贡献:《本草纲目》(1)内容(2)地位:不但是医药大典,而且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3)影响:出版后10年多,流传至日本、朝鲜,后被译成拉丁、法、德、英、俄等多种文字,被达尔文称为“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2.历史评价(1)李时珍是中国古

4、代卓越的医药学家,被尊为世界文化名人。(2)《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医药学、植物学的宝贵遗产,对中国乃至世界医药学的发展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3)《本草纲目》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巧学妙思][易错易误]明清进步思想并未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明清时期的主流思想仍然是理学和心学,主要原因是:当时政治上君主专制;经济上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思想、文化上的专制。[状元笔记]认识明清之际的儒学进步思想(1)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虽然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作用,但只是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更没有提出废除封建制度的主张。(2)所提出的为

5、君之道与治国之道,仍然没有跳出“修齐治平”的儒家传统思想范畴,因此不能等同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图解历史]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图构历史] 古代中国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构图解史] 古代中国辉煌灿烂的文学1.史论概念——经世致用“经世致用”的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现实,强调要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经世致用往往把学术研究和当时现实紧密结合,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用于改革社会现实,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2.史论概念——儒家教化儒家教化指儒家所提倡的政教风化、教育感化。既向人们正面灌输道理,又注意结合日常活动对人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它把政教风化、教育感化、环境影响等

6、多种手段综合运用,既有皇帝的宣谕,又有官员行为引导,还有立功德碑、树牌坊、传播通俗读物等多种形式。3.概念阐释——市民阶层在史学界,所谓的“市民阶层”主要是指平民等级中的商人与手工业者。明中叶以后,由于新经济因素的增长,商品经济日益发达,市民阶层逐渐壮大,社会影响日益扩大。4.史学论点——明清文化逐渐走向世俗化(1)含义:“文化世俗化”指文学、艺术等文化形式以普通受众的需要为中心,以满足普通受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具有很强的通俗性和可读性,娱乐大众。(2)原因:①商品经济发达,工商业城镇兴起,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②印刷术不断完善,社会识字率的普遍提高,文化进一步普及。主题一 资本主义萌芽“尖”

7、上的儒学“批判”——明清儒学思想[史料研读]史料一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夫天下之人得所也久矣,所以不得所者,贪暴者扰之,而“仁者”害之也。“仁者”以天下之失所也而忧之,而汲汲焉欲贻之以得所之域。于是有德礼以格其心,有政刑以絷其四体,而人始大失所矣。——李贽《焚书》史料二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了相当接近民主制度的设计,以为君民之间,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