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九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升训练25区域可持续发展

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九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升训练25区域可持续发展

ID:45666813

大小:624.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6

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九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升训练25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1页
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九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升训练25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2页
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九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升训练25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3页
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九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升训练25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4页
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九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升训练25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九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升训练25区域可持续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提升训练25 区域可持续发展下图是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第1~2题。1.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共同特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                   A.a、b—草原广布、温差大B.b、f—地表崎岖、降水少C.c、e—光照充足、风沙小D.d、g—气候湿润、林地多2.下列生态功能区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的是(  )                   A.cB.dC.eD.f答案1.D 2.C解析d、g均为山地、丘陵地带,降水多,以林地为主;

2、a、b均为绿洲;c为典型草原;f为林草过渡地带;e处冰川广布,水源充足,为众多大江、大河发源地。下列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完成第3~4题。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强沙尘暴次数(次)58131423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1560210024603.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最可能的是(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出现沙化地区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4.针对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土

3、地沙化速度加快,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B.在干旱地区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答案3.D 4.C解析第3题,我国的土地沙化主要发生在西北地区,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由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生态环境脆弱,加上人口激增,人类活动不当如过度樵采、放牧、开垦等,以及对土地、水资源的过度利用等,导致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从而加快了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D项正确。而

4、我国气候没有变干的趋势,A项错误。我国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植被茂盛,没出现沙化地区,B项错误。长江中上游地区降水丰富,毁林现象严重主要导致水土流失,与沙化关系不大,C项错误。第4题,沙尘暴和土地沙化主要发生在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开采地下水灌溉,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加剧土地沙化程度,A项错误;在干旱地区扩大牧场,会导致过度放牧,草场生物和土壤结构破坏,加剧土地沙化程度,B项错误;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实行农、林、牧相结合,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此措施有效,C项正确;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会造成资源浪费,影

5、响区域经济发展,此措施不能实现,D项错误。读长江荆江河段及荆江分洪工程示意图,完成第5~7题。5.关于荆江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泥沙沉积形成了南五洲B.溯源侵蚀使得河道弯曲C.荆江分洪区汛期大量蓄水D.人民大垸不受洪水威胁6.“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  )A.湖泊的调节功能较弱B.地下水水位过高,补给河流C.泥沙淤积使得河床增高D.流速过快,河岸侵蚀严重7.关于分、蓄洪区土地利用的叙述,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A.为应对特大洪水而禁止开发B.发展湿地生态经济及旅游C.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D.开挖成湖,增强调节功能答案5.A 6.C

6、 7.B解析第5题,南五洲位于荆江中心,属江心洲,由泥沙淤积而成。第6题,荆江段河道弯曲,水流较缓,河床被上游带来的泥沙抬高,而且上游有川江(宜宾至宜昌)大量江水汇入,使得“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第7题,分、蓄洪区土地利用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应注意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A项禁止开发忽略了经济效益,不利于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C项没有考虑生态效益,且对分、蓄洪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D项工程量过大,不易实施;B项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最好。红碱淖属高原性淡水湖,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但近年来该地湖区萎缩、水质污染严重,珍稀鸟类生存状况堪忧。读图,

7、完成第8~9题。8.近年来红碱淖水位大大下降,主要人为原因包括(  )①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②水库截留水源 ③太阳活动频繁 ④矿区大量引水 ⑤矿区采煤渗漏 ⑥黄河全流域调配水资源A.①②⑤B.①③④⑤C.②④⑤D.②④⑥9.协调该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的关系,主要方向是(  )①节能减排,加强区域合作,防治红碱淖水污染 ②开发水电,禁止使用煤炭 ③节约用水,适度开发 ④迁出人口,减轻环境压力A.①②③④B.①③C.③④D.②③答案8.C 9.B解析第8题,①③属于自然因素,故排除,黄河全流域调配水资源与红碱淖无关,故⑥错误,水库截留水源、矿区大量引水、矿区采煤

8、渗漏均会导致该湖泊的水位下降。第9题,该区域水污染严重,应该节能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