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十五)山地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十五)山地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

ID:45672626

大小:376.3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6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十五)山地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十五)山地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十五)山地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十五)山地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十五)山地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十五)山地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跟踪检测(十五)山地的形成一、选择题如图示意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与东西向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1~3题。1.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为向斜谷,河流自北向南流B.甲处为背斜谷,河流自南向北流C.若等高距为100m,图示区域最大高差接近1000mD.若等高距为100m,陡崖最大相对高度接近200m2.图中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A.褶皱 断层 岩浆侵入 沉积 岩浆喷出B.褶皱 岩浆侵入 断层 沉积 岩浆喷出C.沉积 褶皱 岩浆喷出 断层 岩浆侵入D.沉积 褶皱 岩浆侵入 断层 岩浆喷出3.图中形成岩浆岩的岩浆可能源于(  )A.岩石圈

2、       B.下地幔C.软流层D.地核解析:1.B 2.D 3.C 第1题,从图中可知甲处为背斜,并且发育了河流为背斜谷,根据等高线可知河流自南向北流。第2题,图中的地质作用是先发生沉积作用形成岩层,然后受挤压作用形成褶皱,发生岩浆侵入形成岩浆岩1,后又发生断层将已形成岩层切断,最后发生岩浆喷出形成岩浆岩2。第3题,岩浆可能来源于软流层。(2019·青岛五校联考)华山由花岗岩构成,山体形态如刀削斧劈般绝壁陡立。读华山和渭河平原地质示意图,回答4~5题。4.图示地区主要地质构造是(  )A.背斜B.向斜C.断层D.塌陷5.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貌形成的地质

3、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岩浆入侵—流水沉积—风力侵蚀B.风力沉积—流水侵蚀—岩浆入侵C.地壳下陷—流水沉积—岩浆入侵D.岩浆入侵—断裂抬升—流水侵蚀解析:4.C 5.D 第4题,结合图示信息,图中华山岩体相对上升,两侧岩体相对下降,满足断层断裂和错位的两个特征,故选C。第5题,由材料可知,华山由花岗岩构成,而花岗岩为侵入岩,因此首先应该是岩浆入侵,然后是断裂使地块相对上升形成地垒,最后是外力(流水、风力等)对山地进行侵蚀,故选D。(2019·南阳检测)考古界人士常说:“汉墓十室九空”。“沉海昏,立吴城”在鄱阳湖边流传了1600多年。近年来,鄱阳湖出

4、现了史上少有的低水位,让海昏侯墓呈现在人们面前。下图为鄱阳湖周边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6~7题。6.关于图示区域的地质活动描述正确的是(  )A.图示范围内的岩石均是沉积岩B.庐山的隆起主要是由于断裂抬升C.P地的地质地貌是背斜谷D.图示地质过程中,鄱阳湖湖心西移7.结合材料判断,海昏侯墓保存完好主要得益于(  )A.地壳运动,沉入湖底久B.地质稳定,环境变迁小C.加强保护,人为破坏少D.岩性坚硬,外力侵蚀弱解析:6.B 7.A 第6题,根据图例判断,图示范围内的岩石有花岗岩,属于岩浆岩,A错;庐山的隆起主要是断裂抬升,形成的是断块山,B对;图示P地

5、的地形开阔,不是谷地,C错;根据图示指向标可知,图示地质过程中,鄱阳湖湖心向东南移,D错。第7题,根据材料可知,海昏侯墓保存完好主要得益于地壳运动,沉入湖底久,没有受到人为破坏,A对、C错;图示区域地质条件不稳定,环境变迁较大,B错;图中显示背斜顶部已被侵蚀,D错。(2019·太原名校检测)如图为某地等高线和地层界线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8.图示地区主要的地貌类型及其成因分别是(  )A.背斜山地 外力作用B.背斜谷地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C.向斜谷地 内力作用D.向斜山地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9.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6、.甲处陡崖的高差可能有1190mB.乙处地层中可能找到化石C.丙处可能发育河流D.丁处为天然大理石最佳开采点解析:8.D 9.A 第8题,由图可知,该地区地层年代中间新两翼老,因而地质构造为向斜。根据等高线分布可知,图示地区为山地,故该地区地貌类型为向斜山地。向斜山地是岩层发生褶皱后,向斜构造的两翼被侵蚀形成的,所以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第9题,由图可知甲处为陡崖,有3条等高线重叠,且等高距为300m,根据陡崖高差计算公式可得出甲处陡崖垂直高度范围为600~1200m,A对。由图可知乙处为花岗岩,不可能存在化石,B错。丙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应为山脊,

7、不可能发育河流,C错。丁处为大理岩分布区,等高线密集,坡度大,开采大理岩难度大且易引起崩塌等地质灾害,D错。如图为长江三峡段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10~11题。10.对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地质构造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背斜B.②—地垒C.③—地堑D.④—向斜11.从岩性和地质条件分析,下列四地中最适宜建水坝的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10.A 11.D 第10题,图中①②两地中间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A正确;③地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④地为岩浆侵入。第11题,从地质条件分析,①②两地为背斜,不适宜建水坝;从岩性分析,③地是页岩及石灰岩,

8、不适宜建水坝,④地是侵入型岩浆岩,岩性坚硬,最适宜建水坝,D正确。二、非选择题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