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讲义新人教版必修4

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讲义新人教版必修4

ID:45677802

大小:313.3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16

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讲义新人教版必修4  _第1页
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讲义新人教版必修4  _第2页
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讲义新人教版必修4  _第3页
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讲义新人教版必修4  _第4页
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讲义新人教版必修4  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讲义新人教版必修4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考情透析指明方向考点考情详查命题规律1.联系及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3.系统优化的方法,2017年T27单选2015年T32单选2014年T23单选2013年T28单选2016年T27单选2015年T33单选2014年T34(2)简析2013年T27单选,趋势分析:根据近五年高考形势分析,江苏卷都考查了本课考点,试题背景材料的选择丰富多样,既反映了国家综合国力高速发展的素材,也渗透着科学技术、中华文化的传承的材料。 备考指南:2019年高考考生要提升运用唯物辩证法相关知

2、识的能力,着重通过问题的巧妙设置,引导学生提高利用原理分析材料的能力。知识整合夯基固本考点一 联系及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1.所谓联系,就是事物__________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2.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______联系和______联系。3.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__________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__________的有机整体。4.联系__________。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________,切忌主观随意性。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

3、,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即否认联系的客观性,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5.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__________。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__________为转移。6.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__________。考点二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个阶段。整体居于__________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

4、,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__________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2.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__________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__________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3.我们应当树立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__________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

5、整体的发展。考点三  系统优化的方法1.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________的关系。2.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3.系统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4.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__________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一、正确理解联系的特征1.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

6、那样的联系。要特别注重三个任何:一是,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它事物相联系。二是,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三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只有第一个任何是对的。后两个任何是错误的,因为它忽视了联系的条件性。2.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何理解。记住:有联系不否认,没有联系不强加。3.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4.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它们都是客观的。5.联系的多样性与联系的条件是相通的,由于不同的事物存在

7、和发展的条件各不相同,才构成了事物之间的不同的联系。6.联系普遍性所强调的是不存在孤立的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强调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多样性强调的是联系具有不同的形式;联系的条件性强调的是新的具体联系的建立必须以客观条件为基础。7.规律的客观性与联系的客观性区别从含义而言,规律就是一个联系,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需要注意的是问题的限制语:规律的客观性属于唯物论内容,联系的客观性属于辩证法内容。【典例精讲1】有研究发现,在黑夜翻耕的土壤中,仅有2%的野草种子日后会发芽,但如果在白天翻耕,发芽率高达80%。进一步研究发现,

8、绝大多数野草种子在被翻出土后的数小时内,如果没有受到光线的刺激,就难以发芽。材料表明(  )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