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ID:45678180

大小:196.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11-16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有人说,当今社会,有一样东西几乎让所有人都无可逃逸,那就是浮躁的风气。这话虽有些偏激,却道出了许多人欲言难言的自我困惑。杂乱吵闹是喧嚣的外在表现,其本质则是浮躁,是人们内心的急躁、失衡、不沉稳。浮躁,是丧失定力,随波逐流;是心急如火,投机取巧;是虚浮夸张,一片泡沫;是不要过程,只要结果。人生在世,谁都有各种各样的追求和欲望,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本无可非议。问题在于,面对

2、浮华世界,人们的欲望变得更大、更多、更急切,由此衍生出浮躁的社会风气。浮躁之风盛行,会导致这样的现象:为官者盼望一步登天,为学者盼望一步到位,为商者盼望一夜暴富,为艺者盼望一举成名。也容易出现这样的结果:社会被浮躁之风笼罩,清静的人生、专心的工作、精良的产品,变得稀罕起来;因为求快而忽视了细节和质量,导致一些地方事故多发、反复折腾、劳民伤财。那些整日忙碌赶场子的人,那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人,那些跟风起哄盲目不安的人,看似日理万机,好像勤奋忙碌,到头来往往难成大事,原因就在于他们“用心躁”而无法“用心

3、一”。对于浮躁,古人总结出了“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的道理。今天的社会日新月异,节奏加速,变化更快、更多、更大,人们对变化的感受极为敏感;但同时也不要忘记,变动不居之中也有恒定不变的规律——结果需要过程,成功必得付出。即便是插上了新技术的翅膀,站上了创新的风口,如果没有扎实稳固的知识和技能储备,成功终究是短暂而不稳固的。舒服与辛苦,安逸与劳顿,亦有着互相转换的辩证法。《道德经》里讲,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人活一辈子,要想给社会给后人留下点东西,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避开社会的

4、喧嚣,拒绝外来的诱惑,祛除内心的焦躁,静下心定下神,扎扎实实、聚精会神地做事,而不要被外界的喧嚣浮躁所裹挟。“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所揭示的,乃是喧嚣之中的宁静心态。内心的宁静,是一种穿越世俗、撇开浮躁的力量,有了它,便可以每临大事有静气,便听不到外界的吵闹嘈杂,便能忍得孤寂、受得清苦、看穿陷阱、看淡诱惑。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有了静的底色,才有达的境界、定的气质、和的格调,才能让人生剧本脱俗雅致。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是“大家”风范,亦属常人能力所及。内心的宁静,是最为深

5、厚的修行。让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我们不必超脱凡尘,也一定可以专心致志、成就非凡。  (选自xx4月《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浮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浮躁是当今社会上的一种风气,所有人都不可避免地被它所困扰,也都无法逃避。B.浮躁是人们喧嚣的本质,杂乱吵闹则是其表面现象。C.浮躁是人们心中产生急躁,失去了定力,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的表现。D.因为人们面对浮华世界而欲壑难填,所以社会风气变得浮躁。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无论是古今,还是中外,人们都会有无可非议

6、的各种各样的奢望,这奢望也会变得更大、更多、更急切。B.如果社会上浮躁风气盛行,那么这就会使社会中多个行业的人们变得急于求成。C.一些地方的工程出现事故多发、反复折腾又劳民伤财的现象,是因为工程负责方一心求快而忽视了施工的细节和质量。D.有些人做事由于用心不专一,只顾着忙赶场子,看似在勤奋忙碌,可到头来往往也难成大事。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道德经》所言“静为躁君,躁则失君”,呈现的是一种相互转换的辩证法。B.无论是古代,还是日新月异的今日社会,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保证不被

7、社会的喧嚣浮躁所裹挟,要静心定神、扎实做事。C.陶渊明的“心远地自偏”,是一种能穿越世俗、撇开浮 躁,进而能忍得孤寂、受得清苦的宁静心态。D.每临大事有静气,是一种“大家”风范,也是最为深厚的修行,虽然不是常人所能及,但是大家都要专心致志,让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答案】1.A2.A3.D【解析】1.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命题者常将选项的干扰点设置在一些不同的对应关系、

8、程度、范围等上,多多熟悉误区设置的点,无疑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A项,“所有人都不可避免地被它所困扰”错误,“所有人”扩大范围;文章第一段原句是“有一样东西几乎让所有人都无可逃逸,那就是浮躁的风气”,选项忽略了“几乎”二字。其他三项都源自第二段,B项,文中原句是“杂乱吵闹是喧嚣的外在表现,其本质则是浮躁”。C项,原句是“浮躁,是丧失定力,随波逐流;是心急如火,投机取巧;是虚浮夸张,一片泡沫;是不要过程,只要结果”。D项,“面对浮华世界,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