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

ID:45683047

大小:51.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16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2月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1.杜维明认为,周公制礼作乐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从此,中国真正地成为礼仪之邦。这主要是指A.社会从巫术走向礼治B.社会从野蛮走向文明C.国家从混乱走向统一D.国人从平等走向等级【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先秦政治制度发展,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读材料和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所述“周公制礼作乐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从此,中国真正地成为礼仪之邦,这表明中国古代社会由原始的巫术走向了“礼乐”文明的礼治社会,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走向礼治,不是从野蛮走向文明,B项错误;材料的信息无法得出国家从混乱走向统一

2、,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国人的地位的信息,D项错误。故选A。2.战国时期,诸侯列国纷纷开凿运河。据《史记》记述:“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洒会。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东方则通沟江淮之间。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于齐,则通淄、济之间。……有余则用溉,百姓飨其利”。这些运河的修建A.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主要目的B.适应了当时争霸战争的需要C.表明诸侯各国经济交往频繁D.标志着中原统一市场的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战国水利工程修建,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读材料和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材料“有余则用溉,百姓飨

3、其利”反映了运河的修建不是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主要目的,故A错误;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开凿运河,且运河分布遍及南北,既有在中原地区的鸿沟贯通各国及河流,又有吴楚、齐地的运河连接各地,可见这些运河的修建便利于各国军需物资的运输,适应了当时的争霸战争的需要,故B正确;C在材料中无体现,故排除;运河的开凿已超出了中原的范围,故D错误。故选B。3.《明实录》中记载的明武宗勤于国事,即使外出巡游,所有的奏章也要及时批答。而在《明史》中则把他描述为“骄奢淫逸”的昏君。出现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A.史料运用方式B.史官个人才识C.史著编撰意图D.史著编撰体例【答案】C【解析】【详解】本

4、题主要考查史学素养,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读材料和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史料运用方式,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史官个人才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材料反映了同样的明武宗一个皇帝,在《明实录》和《明史》中记载截然相反,《明实录》记载他是一位“勤于国事”的明君,而《明史》则称其为“骄奢淫逸”的昏君,两者差异主要在于史书编著时受史家编纂意图的影响,C项正确;史著编撰体例不会出现这种差异,D项错误。故选C。4.黄仁宇指出:“张居正不辞劳瘁,经常以个人之书牍和各地巡抚总督谈论国事中之各种问题,所以各种方针与政策事前已有了默契。当各臣僚建议于御前,而张居正以大学士的资格代皇帝

5、批答时,不过将经过协定的谋略具体化。”这说明内阁A.有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B.通过票拟制约了皇权C.拥有制约皇帝的法定权力D.专为制约相权而设定【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读材料和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各种方针与政策事前已有了默契”、“而张居正以大学士的资格代皇帝批答时,不过将经过协定的谋略具体化”,可见内阁的设立有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通过票拟制约了皇权”,B项排除;内阁没有制约皇帝的法定权力,C项错误;明朝初年已经废除宰相,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5.林则徐在鸦片

6、战争初期提出“弃大洋,守内河。以守为战,以逸待劳,诱敌登岸,聚而歼之”的总体策略。由此判断其A.在战略方向上海防塞防并重B.对西方社会认识十分深入C.在战略准备上重视主动进攻D.国防思想受传统影响较大【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林则徐的思想,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读材料和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弃大洋,守内河”说明轻海防、重塞防,A错误;在鸦片战争初期,中国人对西方是缺乏深入认识的,B错误;“以守为战,以逸待劳”说明C错误;根据材料“弃大洋,守内河。以守为战,以逸待劳,诱敌登岸,聚而歼之”,这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国防思想是重塞防、轻海防,说明他国防思想受传

7、统影响较大,D项正确。故选D。6.1896年,梁启超提出“今之西学,周秦诸子多能道之”;同时期的谭嗣同也认为“西法之博大精深,周密微至,按之《周礼》,往往而合”。据此可知,梁、谭二人A.借肯定传统文化向顽固派妥协B.传统思想观念仍然根深蒂固C.意在以复古手段谋求社会变革D.未突破“中体西用”的藩篱【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维新思想,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读材料和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借助传统文化宣传西学,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梁、谭二人传统思想观念仍然根深蒂固,排除B项;从材料信息来看,梁启超和谭嗣同强调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