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制度范文

户籍制度范文

ID:45687698

大小:111.66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1-16

户籍制度范文_第1页
户籍制度范文_第2页
户籍制度范文_第3页
户籍制度范文_第4页
户籍制度范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户籍制度范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户籍制度范文    户籍制度是一项基本的国家行政制度传统户籍制度是与土地直接联系的以家庭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现代户籍制度是国家依法收集、确认、登记公民出生、死亡、亲属关系、法定地址等公民人口基本信息的法律制度以保障公民在就业、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权益以个人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当代中国的户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桎梏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户籍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其公民实施的以户为单位的户籍人口管理政策户籍表明了自然人在本地生活的合法性长期以来中华人民共和

2、国人口管理方针的制定与实施均建基于此项制度中国户籍制度的特点是根据地域和家庭成员关系将户籍属性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这种做法在建国初期曾起到积极作用但随着近来城乡交流的日益广泛该制度已引起愈来愈广泛的争议与指责年底中国开始着手改革户籍制度截止至年3月已有河北、辽宁等13个省、市、自治区相继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    一、户籍制度的历史演变    户籍制度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登记制度;一是管理制度户籍登记在我国很早就出现了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有“登人”或“登众”即

3、临时征集兵员的记载如殷墟甲骨卜辞“辛巳卜贞登帚好三千登旅万呼伐”“登人三千呼战”等等皆是《尚书·多士》篇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可见当时已有了人头统计这可以视为我国户籍登记制度的萌芽    西周时创建了原始的人口登记办法据《周礼·秋官·司民》记载:“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辩其国中与其都鄙及其郊野异其男女岁登下其死生及三年大比以万民之数诏司寇司寇及孟冬祀司民之日献其数于王王拜受之登于天府”可见当时已设立了掌握户籍的官职“司民”对生齿(男孩满8个月女孩满7个月为生齿)以上的人按不同性别登记于册即

4、“书于版”并分城(都)乡(鄙)进行人口统计(这是目前已知我国最早的城乡人口划分)另外每年要对人口的出生和死亡进行登记以掌握自然变动情况每隔三年进行一次人口调查核实(即“大比”)孟冬(阴历十月)时上报所以说周朝已有了户籍登记制度的雏形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扩大兵源增加赋役稳定社会秩序纷纷建立严格的户籍登记制度即“书社制度”和“上计制度”“书社制度”的内容是:百姓25家为1社“社之户口书于版图”“上计制度”是:郡、县长官每年于年底前将下一年度的农户和税收的数目作出预算书之于木券上呈送国君如商鞅变法规

5、定“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    随着封建制度的日趋成熟户籍登记制度也日趋完善周知民数已成为立国之本秦始皇十六年(前231年)规定男子不论成丁与否一律登记年龄[1]汉代户籍至少三年一造(有的学者认为是年年更造)县、道官吏负责对户口的验查和登记时称“案户比民”简称“案比”案比的时间在当年仲秋之月(8月)届时老百姓必须扶老携幼前往县府聚集廷中待接受主吏的验阅户籍的载入者主要是2060岁的男子为了防止人们为逃避苛役而瞒报、虚报政府还特意制订了临时性的查察措施    魏晋南北朝时期沿袭了秦汉时

6、期的户籍登记制度实行黄籍、白籍制黄籍记载服役年龄的人口白籍记载流亡江南的北方人口东晋南朝时期由于战争频繁户口流徙严重为了整理户籍实行了多次“土断”将北方侨居人口和浮浪人口统一登入当地户籍加强对他们的控制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隋唐时期实行“输籍定样”制规定:民始生为黄4至15岁为小男子16至20岁为中21至59岁为丁60岁为老唐玄宗时改18至22岁为中23岁为丁国家每年一造计帐3年一造户籍户籍簿一式三份一份留县一份送州一份送户部[2]编制户籍时“县司责手实计帐赴州依式勘造乡别为卷总写三通其缝皆注某州

7、某县某年籍州名用州印县名用县印”[3]唐代仍实行“案比”制度唐代人李贤为《后汉书》作注称汉代的“案比”在唐代叫“貌阅”敦煌文书唐代籍帐残卷中关于被登记人的面貌特征和疫疾的情况的记载很多如某人“右足跛”、“耳下小瘤”等案比之后正式造籍其原则是自生齿以上人皆著籍根据北朝西魏大统13年(547年)敦煌地区的计帐文卡看从黄(13岁)、小(49岁)到老(60岁以上)、侯(残疾、废疾、笃疾)从家庭成员到奴婢、养子都登记在册这种户籍格式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    宋元时期户口的编造时间间隔也是三年“三年一大比造户籍、上

8、计帐每造凡三本一留县一送州府一申省部”宋代是编造五等丁户簿重点是评估和确定户等元代在村社还置有一种鼠尾簿随时登记户口的变动    明朝朱元璋于洪武三年(1370)下诏户部籍天下户口并置户贴登记的主要内容是籍贯、丁口、姓名、年龄等为防止假冒、伪造政府将户贴“以字号编为勘合用半印钤记籍藏于部贴给于民”上报方式是地方基层组织将当地户口“取勘明白”汇集后到县“县报于州州类总报之于府府类总报之于布政司布政司总类呈报本部立案以凭稽考”[4]清朝基本继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