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语文 杜甫诗三首双基限时练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年高中语文 杜甫诗三首双基限时练 新人教版必修3

ID:45688767

大小:4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6

2019年高中语文 杜甫诗三首双基限时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2019年高中语文 杜甫诗三首双基限时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019年高中语文 杜甫诗三首双基限时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2019年高中语文 杜甫诗三首双基限时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2019年高中语文 杜甫诗三首双基限时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语文 杜甫诗三首双基限时练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年高中语文杜甫诗三首双基限时练新人教版必修3一、基础测试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凋伤(diāo) 萧森(sēn) 丛菊(jū) 暮砧(zhēn)B.山壑(hè)妃子(fēi)朔漠(shuò)省识(shěn)C.环珮(pèi)下载(zài)心曲(qǔ)青冢(zhǒnɡ)D.江渚(zhǔ)王嫱(qiánɡ)阻塞(sāi)潦倒(liǎo)解析 A.菊jú;B.省xǐnɡ;D.塞sè,潦liáo。答案 C2.下列诗句的默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B.一去

2、紫台联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C.千载琵琶做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D.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解析 A.拥—涌;B.联—连;C.做—作。答案 D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丛菊两开他日泪 他日我若为青帝B.渚清沙白鸟飞回奔流到海不复回C.独留青冢向黄昏秋天漠漠向昏黑D.玉露凋伤枫树林昨夜西风凋碧树解析 A.前:往日,后:将来有一天;B.前:回旋,后:回还;C.前:对着,后:渐近;D.都是“使……凋落”。答案 D4.下列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寒衣处处催刀尺A.

3、画图省识春风面B.千载琵琶作胡语C.艰难苦恨繁霜鬓D.朝避猛虎,夕避长蛇解析 例句为借代手法。刀尺:指代裁剪新衣。A.比喻,春风面:比喻昭君貌美;B.借代。胡语:指代胡人的乐曲;C.比喻,繁霜鬓,比喻愁苦像厚重白霜似的鬓发;D.比喻,猛虎、长蛇:比喻叛乱的人。答案 B5.对《秋兴八首(其一)》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首联点出所在地点,开门见山。此联下笔厚重,用“凋伤”和“萧森”给诗的意境笼罩上了败落景象,定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B.颔联是对“气萧森”的悲壮景象的展开,“江间”承“巫峡”,“塞上”承“巫山”。“塞上风云”既

4、写实景也寓时事。C.颈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由秋天的景物触动羁旅情思。“故园心”表明了作者急于回家过一种“独善其身”安定舒适的家庭生活的愿望。D.尾联在时序推移之中叙写秋声,关合全诗。解析 C项中“急于”句属无中生有。答案 C6.对《咏怀古迹(其三)》一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律,“谐声律,工对仗”是律诗的特点,此诗颔联和颈联对仗工整且每联对句都押“un”韵。B.首联出句中“赴”字突出三峡两岸群山山势的雄奇,对句中点出昭君村所在地,诗人用高山大川的雄伟气势烘托王昭君。C.颔联写王昭君一生的悲剧,颈联写出昭君

5、对汉元帝仅凭图画造成她葬身塞外的怨恨,抒发昭君怀念故土、魂归故国的迫切心情。D.诗人借咏昭君村古迹,怀念王昭君,痛斥汉元帝的昏庸,表达了对昭君的深切同情,流露出忧伤的情怀。全诗议论精辟,形象鲜明。解析 D项中“痛斥汉元帝昏庸”与“议论精辟”有误。答案 D二、课内阅读阅读《登高》一诗,完成7~8题。登  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7.“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千古写景名句,试分析它的写景特点及意境。答: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这两句从大处着笔,境界壮阔,融视觉、听觉于一个画面。写秋天肃穆萧杀、空旷辽阔的景色,一句仰视,一句俯视,有疏宕之气。“落木萧萧”引起诗人“悲秋”之感,“长江滚滚”引起诗人对身世的感慨。“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

7、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语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8.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集中表现在哪一诗句上?试作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集中在第七句上。将潦倒不堪、白发日多的根源归结到时世艰难,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跃然纸上。三、能力拓展(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岁  暮①(唐)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

8、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 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当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9.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