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6讲 两次工业革命课时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6讲 两次工业革命课时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ID:45692619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16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6讲 两次工业革命课时练(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6讲 两次工业革命课时练(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6讲 两次工业革命课时练(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6讲 两次工业革命课时练(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6讲 两次工业革命课时练(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6讲 两次工业革命课时练(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6讲两次工业革命课时练(含解析)新人教版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xx·嘉兴高三基础测试)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中曾有如下描述:“一个人抽出金属丝,另一个人拉直,第三个人切断,第四个人削尖,第五个人打磨顶部做出头;……用这种方法,做一枚别针的工序被分为18个单独的操作程序。”这主要反映了(  )A.万能蒸汽机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B.工人独立完成生产的能力大幅下降C.手工工场中生产的复杂化和低效率D.工厂制度下对劳动过程的合理组织解析:选D 关键信息:1776、做一枚别针的工序被分为1

2、8个单独的操作程序。题干反映工业革命后工厂制度下流水线生产现象,是对劳动过程的合理组织,提高劳动效率,D项正确。A项说法正确,但题干未涉及;流水线生产可以降低工人个体技术要求,提高工作效率,B项说法正确;C项“手工工场”、“复杂化和低效率”说法都是错误的。2.(xx·攀枝花统考)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棉纺织业实现机械化     B.工厂制度的诞生C.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D.交通运输业的革命解析:选C 由材料“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说明工厂的

3、布局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说明工厂的布局摆脱自然条件限制,由分散走向集中,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3.(xx·广安模拟)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成就有(  )①机器的采用 ②轮船的行驶 ③内燃机的创制 ④有线电话的发明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解析:选A “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成就有”,即《共产党宣言》发表时的生产力成果,科技的进步、机器和工具

4、的改进等都属于生产力。《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当时英国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革命趋于完成。1807年,美国人罗伯特·富尔顿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蒸汽机动力的轮船。故①②符合题意。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第一台以煤气为燃料的四冲程内燃机,1876年美国贝尔发明了有线电话,排除③④两项。4.(xx·黑龙江教研联合体模拟)帕尔墨和科尔顿在《近现代世界史》中说:“对英国劳动人民来说,工业革命是一次难以忍受的经历。但是……劳动人民在城市和工厂里集中起来,这就为改善他们的处境开辟了道路。”作者的主旨是(  )A.强调工业革命是造成劳动

5、人民苦难的根源B.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C.劳动人民团结起来革命是改善处境的主要方法D.工业化和城市化有利于劳动人民改善处境解析:选D 从材料信息可知,尽管工业革命会给人们带来难以忍受的冲击,但随着“城市和工厂”的发展,他们的处境将会大大改善。即工业化和城市化有利于劳动人民改善处境。故选D项。A项与材料信息相左。B、C与材料主旨不符。5.(xx·辽宁大连高三双基测试)“明确限定的工作时间,较大的劳动强度,都使工作和休闲形成强烈的反差……中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他们反对各种野蛮或血腥的娱乐方式,试图取消容易

6、引起骚乱的传统节日庆典……19世纪初的欧洲,兴起一场理性休闲运动。”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工业革命促进了生活价值观的变革B.工业革命后中产阶级社会地位提高C.工业革命推动传统节日退出历史舞台D.大机器生产带来了人们精神的异化解析:选A 从材料信息看,人们更加注重明确的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增加,中产阶级(资产阶级)的地位提高,反对野蛮等,这些都发生在19世纪初的欧洲,说明工业革命促进了人们生活价值观的变革,故选A项。6.(xx·九江模拟)在16世纪20年代,英国只有约1/4的人口依靠工资生活,到1688年上升到1/3,而到1851

7、年则达到4/5。下列对此的解读中,正确的是(  )A.工资劳动者数量变化反映了工厂日益普及B.劳资对立的趋势贯穿了工业革命的全过程C.工人阶级对资本家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减弱D.生产组织形式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关系变化解析:选D “依靠工资生活”是指工人阶级,从数据上看,17世纪至19世纪依靠工资生活的人数呈现增长趋势,特别是1851年的增长最大,这是因为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化,即生产组织形式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关系变化,D项正确;17世纪英国是没有工厂制度的,A项“工厂日益普及”说法错误;17世纪英国还没开展工业革命,B项说法错误;C项“依赖程度进

8、一步减弱”说法错误,工业革命带来了阶级关系的变化,逐渐形成了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与工业无产阶级,C项说法错误。7.(xx·临沂质检)《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