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复习效果检测01(含解析)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复习效果检测01(含解析)

ID:45693889

大小:6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6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复习效果检测01(含解析)_第1页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复习效果检测01(含解析)_第2页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复习效果检测01(含解析)_第3页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复习效果检测01(含解析)_第4页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复习效果检测01(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复习效果检测01(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复习效果检测01(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xx·大连测试)《左传》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这反映西周政治是(  )A.神权政治      B.皇权政治C.族权政治  D.官僚政治解析:选C 材料信息表明,西周初年,实行分封制,分封的诸侯国多为兄弟之国和“姬姓之国”,体现了明显的血缘关系,体现了宗法制的特点,宗法分封制属于以血缘为纽带的族权政治,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神权政治,皇权政治和官僚政治是秦朝正式确立的。2.(xx·江西联考)《史记·龟策列传》载:“太史公曰: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

2、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唐虞以上,不可记已。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这反映出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没有形成权力高度集中B.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C.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D.神权与王权结合解析:选D 在古代,统治者崇尚迷信,一切行事都要由史官占卜(卜筮)。占卜的官员,他们起着神的作用,是神权的代言者。统治者正是这样凭借神权实现其政治目的。3.“封建制”本意即为“分封制”,是指古代帝王裂土封疆、封邦建国的制度,被封诸侯拥有自己的领土。按照上述定义,下列现象不属于此处所指“封建制”的是(  )A.周天子封功臣姜尚于齐

3、地B.汉高祖封长子刘肥为齐王C.明太祖封七子朱榑于青州D.康熙封四子胤稹为亲王解析:选D 根据分封制的含义被封诸侯拥有自己的领地,而康熙封的亲王,只是封建制度中的爵位名,在中国封建制度中,为王爵的第一等,但没有封地。4.(xx·贵州模拟)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B.嫡长子继承制是历史的继承C.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D.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解析:选D 材料认为立贤在选拔人才方面优于立嫡,但争之易生,而立

4、嫡就可避免这样的问题了,这反映了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选择D项。5.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C.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D.“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解析:选D “家天下”体现君主专制,这是不能变更的,对应题目的君主专制的刚性。“公天下”表明选官制度的灵活性,适当吸收各个阶级阶层的人士进入官僚系统,相对应题目“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故选D。A、B、C项无从体现。6.(xx·湘潭质检)司马迁在《史记

5、·李斯列传》中评论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功伐之患。”下列对材料信息的本质理解,最准确的是(  )A.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B.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的作用C.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D.指出了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本质区别解析:选B 材料中“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的意思是不实行分封制,“使后无功伐之患”,意思是避免了诸侯之间的彼此征伐,这是对秦朝实行郡县制而不是分封制的肯定。7.(xx·黑龙江模拟)据《史记》记载,汉文帝佞臣邓通曾对丞相申屠嘉礼仪怠慢,申屠嘉严斥邓通,并招其至丞相府,依律欲斩之,后文帝求情方才得免。这说明(  )A.汉初礼仪制度至上,无人可以

6、违背B.汉初丞相位望隆重,皇帝也礼让三分C.丞相中屠嘉专权,汉文帝大权旁落D.丞相申屠嘉刚直不阿,坚决维护法度解析:选B 从材料信息看,汉代初年,丞相权力较大,文帝求情后赦免申屠嘉一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故选B项。8.(xx·潍坊模拟)“唐太宗在未登基前,曾做过尚书令,及太宗即位,朝臣无敢再当尚书令之职,因此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常虚悬其缺。”这反映出唐代(  )A.宰相有职无权  B.皇权至高无上C.三省六部制不成熟  D.尚书省地位下降解析:选B 从材料信息看,因为唐太宗在未登基前曾经做过尚书令,因此,唐太宗即位后,“尚书令”一职无人敢当,导致“常虚悬其缺”,体现了对皇权的“避讳”,说明皇权至

7、高无上,选B项。A、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9.(xx·石家庄模拟)汉武帝建立中朝,东汉时“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唐初军国大事由三省长官合议于政事堂,玄宗时将政事堂改名中书门下,其他官员加同平章事之衔参政,三省长官渐次被排除于宰相之列。由此可见,汉唐政治的发展趋势是(  )A.内朝权力上升  B.分权制约体制完善C.决策权集中  D.行政效率提高解析:选C 材料反映汉唐时期不断削弱相权。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主要是加强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