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繁盛时的隋朝》PPT课件

《课繁盛时的隋朝》PPT课件

ID:45702378

大小:4.21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9-11-16

《课繁盛时的隋朝》PPT课件_第1页
《课繁盛时的隋朝》PPT课件_第2页
《课繁盛时的隋朝》PPT课件_第3页
《课繁盛时的隋朝》PPT课件_第4页
《课繁盛时的隋朝》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繁盛时的隋朝》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战国、秦、汉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隋、唐历史线索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发展时期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夏、商、西周、春秋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西晋东晋南方:北方:十六国并存宋齐梁陈(鲜卑族)北魏三国魏蜀吴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北朝南朝课前提问:●还记得三国两晋南北朝都包括哪些朝代吗?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支《玉树后庭花》,成了一个没落政权的亡国之音;一首《泊秦淮》,感慨一段历史兴替的变幻无常;一株琼花,深院绽放,演绎一个淫逸暴君的穷奢传奇;一条古运河,千年流淌,见证一个繁盛帝国的短暂兴亡……繁盛一时的隋朝繁盛一时国家

2、统一二世而亡(581—618)经济繁荣大运河开通隋朝统一前的南北局势1.隋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建立方式581年杨坚(隋文帝)外戚夺权“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赵翼(清)都城长安一.隋的统一: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改元开皇。589年,隋灭陈,南北统一。隋朝为什么能够统一全国呢?客观条件:①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渐消失;②江南经济发展,为隋朝统一全国提供了物质条件;③广大人民经过长期的战乱,向往统一。④南朝陈政权本身的腐朽。主观条件:隋文帝励精图治,军事强大,为灭陈做了准备。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台城曲杜牧整整复斜斜,隋旗簇晚沙。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谁怜容足地,却羡井中蛙。泊秦淮杜牧统一后的隋朝疆域隋朝的统一给中国历史带来怎样的影响?1.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局面。3.为隋唐时期的空前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开皇之治”•隋文帝杨坚的励精图治杨坚(在位581年-604年)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隋初经济发展的表现:1、人口激增2、垦田扩大3、粮仓丰实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贞观政要》时间隋初隋盛时结论人口三千多万人四千六百多万

4、人人口激增垦田一千九百多万顷五千五百多万顷垦田扩大粮仓长安太仓洛阳含嘉仓、洛口仓粮仓丰实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隋炀帝为什么要开凿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材料1、当时的江都郡,是个繁荣富庶、人才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曾享有‘天下第一’的盛名。杨广喜爱江都,不仅因为江都是个雄藩大镇,而且因为江都有他所喜爱的春江花月之美色。材料2、黄河自西向东的流向便于东西横向联系,而不便于南北纵向联系,纵向经济文化交流受到很大影响。黄河以南的东南沿海是物产丰富之地,但长期得不到开发。材料3、开凿江南运河前一年,隋炀帝对给事郎蔡征说:“自古天子有巡狩之礼,而江东诸帝多傅脂

5、粉,坐深宫,不与百姓相见,此何理也?”答曰:“此其所以不能长世。”(隋炀帝四出巡狩,主要是想遵循“天子有巡狩之礼”的古训,履行帝国天子职责,通过巡游了解下情,巩固统治,而不愿效南朝“亡国之君”。材料4、据《隋书·阎毗传》载隋炀帝“将兴辽东之役,自洛口开渠,达于涿郡,以通运漕。1、南方物产丰富而且风景优美,游江南2、陆路运输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我国主要河流大多为东西走向,要开通南北运河,利用水力运输。3、隋灭陈后,需要加强对江南的控制,巩固隋朝统治。4、为了远征高丽。隋朝大运河目的:概况:作用: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6、全长两千多公里。它分为四段,连接五大河流,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1、隋文帝治理国家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奠定了经济基础。2、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3、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三点四段五河大运河比一比:今天的运河与隋朝大运河有什么区别?1、今天的运河不经过洛阳。2、今天运河北段已不通航,现在正逐步修通。但是,隋朝的大运河不同于今天的运河。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

7、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动脑筋: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再想一想,水运粮食在古代为什么重要?大运河的开通是好事还是坏事?*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胡曾《汴水》*材料二: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李敬《汴河直进船》*材料三:尽道亡隋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