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V)

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V)

ID:45703191

大小:44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16

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V)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V)_第2页
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V)_第3页
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V)_第4页
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V)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V)》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IV)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IS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上,同时用2B铅笔在规定的位置上认真填涂自己的IS号。2.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保持卡面清洁

2、和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监考老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读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1-3题1.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①-变质作用B.②-冷却凝固C.③-外力作用D.④-重熔再生2.主要由图中②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是()A.长江三角洲B.东非大裂谷C.喜玛拉雅山D.维苏威火山3.下列岩石可能含有化石的是()A.侵入岩B.沉积岩C.喷出岩D.变质岩4.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物体作水平运动时,

3、方向会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左偏,南半球向右偏B.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东向西自转C.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为23时56分4秒,叫做1个太阳日D.地球自转是绕地轴做旋转运动的,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读图完成下面5-6小题。5.图中从M到N反映的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A.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规律B.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6.形成上述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A.土壤B.热量C.水分D.地形7.下列四幅图中,错误地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8.相邻两天“锄禾日当午”的时间间隔是

4、()A.12小时B.24小时C.1恒星日D.23小时56分4秒9.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①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②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③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④地球体积与质量适中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霜冻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时大气中的水汽直接凝华的现象。读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霜期表,完成10~11题。纬度23.5°N30°N40°N45°N霜冻期(天)5155510510.表中不同地区霜冻期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A.作物品种B.地形C.海陆位置D.纬度位置11.晴朗的夜晚有利于霜冻形成的

5、主要原因是A.太阳辐射弱B.地面辐射弱C.大气逆辐射弱D.大气反射作用弱12.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导致气候变暖的原因是①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增强②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强③大气反射地面辐射增强④大气逆辐射增强读下图,回答下面13-14小题。13.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小板块属于A.亚欧板块B.印度洋板块C.非洲板块D.太平洋板块14.板块相互作用产生了不同的地貌,下列地貌中由板块张裂作用形成的是()A.马里亚纳海沟B.喜马拉雅山脉C.东亚岛弧链D.东非大裂谷15.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A.深源地震发生时地球表面的震动幅度B.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岩芯样本C.由地震波波

6、速变化形成的不连续界面D.通过卫星探测技术获得的图像读江西某山区地理要素关联图,完成下列16-17题。16.图中甲表示最有可能的是A.土地沙漠化B.土地盐碱化C.水土流失D.水污染17.该区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人口增长过快B.全球气候变暖C.降水量减少D.工业快速发展18.下列地理现象,与洋流作用无关的是(  )A.浅海中污染物的净化 B.智利境内的荒漠C.东亚季风气候的形成 D.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19.有关世界国家和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丰歉程度B.在世界七大洲中,大洋洲的

7、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和人均径流量最少C.在世界七大洲中,亚洲的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和人均径流量最多D.我国的水资源和水力资源均居世界第六位,巴西水资源和水力资源均居世界首位读下面“海水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回答18—20题。20.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表示的是北半球的暖流B.乙图表示的是南半球的寒流C.甲图表示的是南半球的寒流D.乙图表示的是南半球的暖流21.若甲图位于太平洋,则该洋流的名称是A.秘鲁寒流B.日本暖流C.东澳大利亚暖流D.千岛寒流22.关于甲乙两图中洋流的共同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属于暖流B.向高纬度流动C.属于寒流D.属于以副极地为中心洋

8、流的一部分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该景观的形成与流水作用密切相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