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第一讲 发酵工程讲义(含解析)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第一讲 发酵工程讲义(含解析)

ID:45706819

大小:1.34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9-11-16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第一讲 发酵工程讲义(含解析)_第1页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第一讲 发酵工程讲义(含解析)_第2页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第一讲 发酵工程讲义(含解析)_第3页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第一讲 发酵工程讲义(含解析)_第4页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第一讲 发酵工程讲义(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第一讲 发酵工程讲义(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发酵工程第1课时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考点一 培养基及微生物的纯化培养技术一、培养基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的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2.种类(1)按物理状态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2)按功能可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3.成分: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二、无菌技术1.关键: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2.常用方法项目理化因素的作用强度能否消灭芽孢和孢子常用方法消毒较为温和不能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

2、法、化学药剂消毒法灭菌强烈能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三、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1.制备固体培养基的步骤→→→→2.纯化大肠杆菌:最常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3.菌种的保存(1)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2)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基础自测]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斜面培养基中含有大量营养物,可在常温下长期保存菌株(×)(2)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3)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

3、挑取菌落(×)(4)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有时还需要加入一些特殊的物质(√)(5)由于物理状态的不同,培养基只有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两种类型(×)(6)消毒的原则是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7)无菌操作的对象只要是没有生物活性的材料(如培养基、接种环等)都可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8)配制培养基时应先灭菌再调pH(×)(9)平板划线法中每一次划线后要将接种环灼烧(√)(10)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大肠杆菌时,只要稀释度足够高,就能在培养基表面形

4、成单个菌落(√)2.连线无菌技术的常用方法及适用对象3.据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表回答下列问题编号①②③④⑤成分(NH4)2SO4KH2PO4FeSO4CaCl2H2O含量0.4g4.0g0.5g0.5g100mL(1)此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划分属于液体培养基,因为没有凝固剂(如琼脂);按功能划分属于选择培养基,因为没有碳源,只有自养型微生物才能生长(利用空气中的CO2)。(2)此培养基含有的微生物的营养成分包括水、无机盐和氮源三类,若加入氨基酸,则它可充当的营养成分包括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3)若要观察

5、微生物的菌落特征,培养基中应添加的成分是凝固剂(琼脂)。(4)若用该培养基来分离尿素分解菌,应除去表中成分(填表中序号),加入尿素和不含氮元素的有机物。4.下图是倒平板的操作,请据图填空(1)请用文字和箭头写出正确的倒平板操作流程:丙→乙→甲→丁。(2)甲、乙、丙中的灭菌方法是灼烧灭菌。(3)丁中的操作需要等待平板冷却凝固后才能进行。5.学透教材、理清原因、规范答题用语专练(1)获得图A效果和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同学在纯化土壤

6、中的细菌时,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应当怎样操作才可避免此种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答案:(1)稀释涂布平板法 平板划线法 (2)最可能的原因是菌液浓度过高或划线时在划下一区域前未将接种环灭菌。采取的措施是增大稀释倍数或每次划新区域前先将接种环灭菌1.培养基的配制原则(1)目的要明确:配制时应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培养目的等确定配制的培养基种类。(2)营养要协调: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比例。(3)pH要适宜:细菌为6.5~7.5,放线菌为7.5~8.5,真菌为5.0~6.0,培养不同微生物所需的pH不同。2.消毒与灭菌的比较条件结果常用方法应用范围消毒较为温和的物理或

8、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煮沸消毒法日常用品巴氏消毒法不耐高温的液体化学药剂消毒法用酒精擦拭双手,用氯气消毒水源灭菌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灼烧灭菌法接种工具干热灭菌法玻璃器皿、金属用具高压蒸汽灭菌法培养基及容器3.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的区别比较项目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关键操作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①一系列的梯度稀释②涂布平板操作注意事项每次划线前后均需灼烧接种环稀释度要足够高,为确保实验成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