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核酸代谢等

生化核酸代谢等

ID:45715674

大小:1.77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16

生化核酸代谢等_第1页
生化核酸代谢等_第2页
生化核酸代谢等_第3页
生化核酸代谢等_第4页
生化核酸代谢等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化核酸代谢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疏水键疏水键1、除下列哪项外均是细胞水平的调节:A、酶含量的调节B、激素调节C、别构调节D、化学修饰E、同工酶调节A答错了。酶含量的调节属于细胞水平的调节,包括酶蛋白的合成与降解。B答对了。激素调节属于激素水平的调节方式,包括膜受体激素和胞内受体激素。C答错了。别构调节属于细胞水平的调节,代谢途径中的酶大多是别构酶。D答错了。化学修饰属于细胞水平调节,主要有磷酸化与去磷酸化。E答错了。同工酶调节属于细胞水平调节,如乳酸脱氢酶。2、胞浆内不能进行的代谢途径是:A、糖酵解B、磷酸戊糖途径C、脂肪酸合成D、脂肪酸β-氧化E

2、、糖原的合成与分解A答错了。糖酵解的细胞定位为胞浆。B答错了。磷酸戊糖途径的细胞定位为胞浆。C答错了。脂肪酸合成的细胞定位为胞浆。D答对了。脂肪酸β-氧化的细胞定位为线粒体。E答错了。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的细胞定位为胞浆。3、关于糖、脂、氨基酸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错误叙述是:A、乙酰CoA是糖、脂、氨基酸分解代谢共同的中间产物B、三羧酸循环是糖、脂、氨基酸彻底氧化的最终共同途径C、糖、脂不能转变为蛋白质D、过多摄入糖类化合物,可转变为脂肪E、脂类物质都可以转变为糖A答错了。乙酰CoA是糖、脂、氨基酸分解代谢共同的中间产物,

3、糖、脂、氨基酸代谢都能转变为乙酰CoA。B答错了。三羧酸循环是糖、脂、氨基酸彻底氧化的最终共同途径,最后生成CO2和H2O。C答错了。糖、脂不能转变为蛋白质,人体每天必须补充蛋白质以满足肌体的需要。D答错了。过多摄入糖类化合物,可转变为脂肪,这就是吃多了糖发胖的原因。E答对了。并不是所有的脂类物质都能转变为糖类,如胆固醇。4乳糖操纵子的调节区是由____、____、____构成的。启动序列P;操纵序列O;调节基因I。5.乳糖操纵子结构基因表达需要:A.乳糖不存在,葡萄糖存在B.乳糖存在,葡萄糖不存在C.乳糖不存在,半

4、乳糖存在D.半乳糖存在,葡萄糖存在5.B糖无氧酵解途径中大多数酶催化的反应是可逆的,但下列哪种酶催化的反应不可逆:AA.己糖激酶B磷酸己糖激酶C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D磷酸己糖异构酶1.下列关于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DA.嘌呤环的氮原子均来自氨基酸的α一氨基B.合成中不会产生自由嘌呤碱C氨基甲酰磷酸为嘌呤环的形成提供氨甲酰基D.在由IMP合成AMP和GMP时均需要ATP供能E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催化IMP转变为GMP2.下列哪二个反应不需要1’一焦磷酸一5’一磷酸核糖(PRPP)?A.5’一磷酸

5、一l’一氨基核糖的生成B.由次黄嘌呤转变为次黄苷酸C.嘧啶生物合成中乳清酸的生成D.由腺嘌呤转变为腺苷酸E.由鸟嘌呤转变为鸟苷酸3.氨甲蝶吟和氨基喋呤抑制核苷酸合成中的哪个反应EA.谷氨酰胺中酰胺氮的转移B.向新生成的环状结构中加入CO2C.ATP中磷酸键能量的传递D.天冬氨酸上氮的提供E.二氢叶酸还原成四氢叶酸4.人体内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主要终产物是BA.尿素B.尿酸C.肌酐D.尿苷酸E.肌酸5.嘧啶环中的两个氮原子来自EA.谷氨酰胺和氨B.谷氨酰胺和天冬酰胺C.谷氨酰胶和谷氨酸D.谷氨酸和氨甲酰磷酸E.天冬氨酸

6、和氨甲酰磷酸1翻译的产物是AA蛋白质BtRNACmRNADrRNAEDNA2除有些病毒而外,DNA上的遗传信息是通过下列何物质传递到蛋白质生物合成的?CA核蛋白体BtRNACmRNADrRNAEDNA3下列哪种物质在蛋白质合成中发挥转运氨基酸的作用?BAIFBtRNACmRNADrRNAEEF4下列关于反密码子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A由tRNA某一部位上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组成B由mRNA某一部位上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组成C由rRNA某一部位上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组成D由DNA某一部位上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组成E由多肽链某一部位

7、上相邻的三个氨基酸组成6组成mRNA的核苷酸能组成多少种密码子?CA16B20C64D61E327下列关于密码子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A密码有种属特异性,所以不同生物合成不同蛋白质B密码阅读有方向性,是从5’端到3’端C一种氨基酸可以有一组以上的密码子D一组密码子只可以代表一种氨基酸E密码第三位碱基在决定所参入的氨基酸的特异性方面作用较小人体内不同的细胞可合成不同的蛋白质,是因为BA各种细胞的基因不同B各种细胞的基因相同,但所表达的基因不同C各种细胞的蛋白酶活性不同D各种细胞的蛋白激酶活性不同E各种细胞的氨基酸不同A

8、由tRNA识别DNA上的三联密码B氨基酸能直接与其特异的三联体密码连接CtRNA上的反密码能与mRNA上的密码形成碱基配对D在合成蛋白质之前,只有密码子中的全部碱基改变才会出现由一种氨基酸替换另一种氨基酸E核蛋白体从mRNA的5’端向3’端滑动对应着肽链从C端向N端延伸9蛋白质生物合成时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