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当阳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湖北省宜昌市当阳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D:45726796

大小:54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17

湖北省宜昌市当阳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湖北省宜昌市当阳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湖北省宜昌市当阳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湖北省宜昌市当阳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湖北省宜昌市当阳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北省宜昌市当阳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湖北省宜昌市当阳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II卷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方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纸上、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2、的)北京时间某年9月20日14时左右,一辆轿车行驶在我国某城市的环线上(下图),车里的乘客发现前几分钟阳光从行驶方向的正后方照射进车内,后几分钟阳光从行驶方向的正左侧照射进车内。据此完成1—2题。1.该时段,车辆行驶在图中环线上的A.甲路段B.乙路段C.丙路段D.丁路段2.该城市可能是A.哈尔滨B.北京C.天津D.乌鲁木齐下图为某区域某时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3—4题。3.图中四地有冷锋存在的是 A.甲B.乙C.丙D.丁4.此时戊地的风向是 A.西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东北风假定各个气压带的宽度为10个纬度。下图为某日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5.图中

3、甲所在大气环流名称应为A.赤道低压带B.西风带C.信风带D.极地高压带6.该日为A.春分日    B.夏至日C.秋分日     D.冬至日7.图中甲地(纬度50°)表层海水大规模运动的方向为A.自南向北  B.自西向东C.自北向西  D.自东向西下图为三个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图示洋流中A. ①为暖流    B. ②为寒流C. ③位于北半球    D. ④位于南半球9.图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A. ①洋流北部有大渔场    B. ②洋流有降温减湿作用C. ③洋流加大同纬度不同海区温差    D. ④洋流加大沿岸地区降水量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我国东部

4、河流某河段的情况,并绘成该河段示意图甲、EF河段河床剖面示意图乙和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丙。据此回答10—11题。10.甲图中AB段河流A. 由西北流向东南    B. 由东流向西    C. 水位A处低于B处    D. 不能确定流向11.关于乙图的河床剖面的描述,正确的是A. F岸对应C岸,以侵蚀作用为主    B. E岸对应C岸,以堆积作用为主C. F岸对应D岸,以堆积作用为主    D. E岸对应D岸,以侵蚀作用为主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12—13题12.甲地所在地形区的地质构造是 A.地垒B.地堑C.背斜D.向斜13.按成因分类,甲处岩石属于 A.

5、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图为我国西北干旱区某地河谷剖面图。该河谷两侧山坡植被景观截然不同,一侧植被茂盛,另一侧植被稀疏。据此完成14—15题。14.从成因看,该河谷为 A.地堑谷 B.断层谷 C.背斜谷 D.向斜谷15.该地河谷植被茂盛的一侧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①侧,光照较强 B.②侧,热量较多 C.①侧,蒸发较弱 D.②侧,降水较多 读某地区各自然要素关系图。据此回答16—17题。       16.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特征    B.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C.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D.垂直地带性规律17.下列叙述中,属于P环节的是

6、    A.降水多集中于夏季——河流有夏汛   B.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C.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  D.山区坡陡——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2017年9月29日兰渝铁路全线通车。乘车从兰州到重庆,可看到沿途植被景观变化明显。右图为兰渝铁路示意图。据此完成18—19题18.从兰州到重庆,途中看到秦岭南北自然植被类型差异明显,造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人类活动         B.土壤    C.水分              D.热量19.从兰州到重庆的天然植被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B.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C.垂直地带

7、性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下图为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劳动人口增长变化图(未考虑全面二孩政策的预测数据)。目前我国规定男子16—60周岁、女子16—55周岁为劳动年龄人口。据此完成20—21题。20.仅从人口增长变化考虑,我国就业压力最大的年份是A. 1975年    B. 1980年    C. 2015年    D. 2025年21.全面二孩政策(2016年)实施二十多年后,最可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 老龄人口数量减少    B. 劳动力数量较为充足C.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    D. 人口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