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ID:45732128

大小:302.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17

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嘉峪关市酒钢三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卷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欧洲无产阶级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这里的“科学”是指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欧洲的启蒙思想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D.牛顿力学体系和进化论2.1870年,一场战争震动欧洲,同时也震撼了旧有的秩序,进而影响了德法两国的政治文明发展进程。对法国而言,此后推动社会变革最激进的一个政权是A.第二帝国 B.第三共和国

2、C.巴黎公社D.第四共和国3.下列发生在俄国的历史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②列宁发表“四月提纲”③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④十月革命胜利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4.1917年11月,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开幕,大会及时解决了俄国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其措施是A.宣布推翻资产阶级掌权的临时政府 B.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C.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D.选举产生列宁为主席的人民委员会5.下列史料中,不能用于探究“冷战局面形成”这一课题的是A.欧洲联盟正式建立   B.丘吉尔的铁幕演说C

3、.杜鲁门主义的出台D.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6.我国史学界曾就二战后某一事件的影响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经济的“强心剂”和“及时雨”,是促进西欧走向联合的“粘合剂”;另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分裂的“加速器”和“绝缘体”。这一历史事件是A.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B.北约建立C.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D.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此举主要针对的是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北约组织D.德意志联邦共和国8

4、.美国总统尼克松在1971年时说:“我们在军事上曾经是世界第一位,甚至没有人向我们挑战,因为我们垄断着原子武器。我们那时在经济上也远远处于第一位。……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这表明A.两极格局形成B.两极格局解体C.单极格局形成D.多极化趋势出现9.2012年2月22日,日本驻联合国大使西田恒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日本寻求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方针没变,但在该过程中,成为任期更长的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也是选项之一。这表明日本A.愿为世界和平发展积极承担大国责任B.谋求政治大国的努力难以乐观其成C.视联合国安理

5、会为其未来发展的根基D.国家理想被无情地掣肘于国际歧视10.有人说:“单边世界容易产生霸权,两极世界容易形成对峙,只有三极或者多极世界才是稳定的格局。”在两极格局瓦解后,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不包括A.俄罗斯致力于振兴经济和恢复大国地位B.欧盟一体化进程取得重大进展C.日本从经济大国试图向政治和军事大国迈进D.恐怖主义威胁世界的安全11.历史漫画是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独特表达。下列两幅历史漫画反映的主题,表述完整的是A.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B.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C.美苏“冷战”的加剧D.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12.在中国古代的信仰中,“社”是土神,“稷”是谷

6、神,但“社稷”却被用做国家的代称。这主要是因为A.鬼神迷信思想盛行B.中国古代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人们要依靠土地和谷物生存D.国家的税收主要是土地上出产的谷物13.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传统农业在唐代发展到一个新水平的是A.曲辕犁 B.耧车C.二牛一人耕作法 D.铁犁冠14.“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汉书·景帝纪》记载的这则诏令,反映了古代大河文明国家的A.中央集权制度B.以农为本思想C.重农抑商思想D.聚族而居习俗15.《吕氏春秋》载:“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汉书·食货志》载:“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

7、不织或受之寒。”有关这两段话的说法正确的是①这两段话是矛盾的 ②它们说明男耕女织相辅相成 ③家庭手工业在小农家庭中占有重要地位 ④封建剥削造成一些人不劳而获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6.“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多么诱人,精致超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景德镇)。”这是18世纪初期法国流传的一首诗歌,它盛赞的是中国的A.瓷器B.丝绸C.铁器D.青铜器17.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装扮是“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她床上装饰是“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

8、绿碧青丝绳”。这些描述主要反映了A.中国古代男尊女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