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组合导航和定位技术

车辆组合导航和定位技术

ID:45744226

大小:250.5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9-11-17

车辆组合导航和定位技术_第1页
车辆组合导航和定位技术_第2页
车辆组合导航和定位技术_第3页
车辆组合导航和定位技术_第4页
车辆组合导航和定位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车辆组合导航和定位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东南大学科技成果汇编东南大学科技处科技开发部联系电话:025-83792864联系人:仇向群目录1、基因调控信息集成数据库系统的研究与开发2、微型MEMS致冷器3、超宽带无线通信关键技术及其共存与兼容技术4、超宽带(UWB)无线传输技术研究与开发5、嵌入式旋转机械智能状态监控与故障诊断装置6、压缩机组远程工况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7、机群状态远程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软件8、低成本荫罩式PDP结构9、34英寸SMPDP显示器的彩色荧光粉喷涂技术10、34英寸大屏幕荫罩式PDP显示驱动系统及其驱动方法11、基于GPS/DR/MM的车辆组合导航与定位

2、技术12、新型贴片式高聚物可恢复保险元件(RFC)及其应用13、等离子显示器用高效稀土荧光粉的研制14、节能环保型颗粒氧化铅移动床深度氧化和快速冷却新工艺15、骨组织工程多孔支架材料16、高孔隙率泡沫铝合金的制备及应用研究17、远程操作机器人的智能控制技术及其手控器设计18、应用于混凝土结构加固的高体积率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片材的制备技术19、新型热泵空调机组关键技术与装置的研发及系统节能优化20、纳米亲水铝箔涂覆材料及其工业涂覆技术21、无线视频监控系统22、基于GPRS的远程数据传输与图像监控系统23、公共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系统2

3、4、公共无线局域网802.11b无线接入点25、数字电视调谐器接收芯片26、32位嵌入式微处理器SoC芯片设计27、车载GPS导航系统28、基于公用通信网的安全金融终端交易系统29、干湿混合型固体废弃物焚烧尾气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30、能实现异构网络互联的嵌入式网关31、低阈值直交流可分的微电子机械开关及其制造方法32、无光纤激光通信接收器33、内置式广开角宽带水听器34、宽调速双凸极混合励磁无刷电机及其弱磁控制方法35、基于蜂群通信方式的多模无线数据收发设备36、节能型新风换气机37、基于脉宽调制方式的多变量超声波电机伺服控制器38、干湿

4、混合型固体废弃物焚烧尾气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39、低功耗CMOS型高压驱动电路40、旋流燃烧器的花瓣稳燃器41、多喷嘴喷动流化床气化炉装置与方法42、污泥干燥的旋流喷动装置43、混合式软关断限流断路器的换流装置基因调控信息集成数据库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成果内容简介:研制出基因调控信息集成数据库以及分析软件平台。该平台一方面集成多个数据源的数据,包括基因序列数据、基因上游启动子区域、转录因子、转录调控元件、基因表达数据等,同时通过分析原始的基因组数据,产生了大量的新数据,形成新的组合数据,这些新形式的数据便于研究基因表达调控的规律。该平台另一方面

5、集成查询工具、分析工具、数据挖掘工具和可视化工具,为用户提供基因调控信息分析服务。研究出动态数据更新技术,设计出面向基因调控信息的智能代理软件。研制出跨平台的基因表达数据通用分析软件IEAS,该软件提供多种表达数据分析工具和可视化工具,已经获得软件著作权。提出了基于内插马尔可夫模型识别转录调控元件的Gibbs方法,该方法在识别保守性差的调控元件和抗噪声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提出了聚类能力及抗干扰能力强的基因表达数据谱聚类分析方法。发现了新的基因组序列特征,研制出基于特征的全新的基因组序列搜索工具。应用前景:本系统的用户主要是生物信息学研

6、究人员和生物学研究人员。无论是生物信息学研究人员还是生物学家,都需要一个基因调控信息查询和分析的平台。因此,本成果对于基因调控信息的研究与应用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另外,在我们所研制的集成数据库中含有单碱基多态性数据、表观遗传学数据、调控因子与其它分子相互作用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于疾病的诊断、疾病机理的分析、药物分子设计都有一定的帮助。微型MEMS致冷器成果内容简介:(1)研制了单级、多级微致冷器的设计、结构优化、制造、封装及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室温时(300K),采用SiGeC/Si超晶格材料,最大冷却温差能达到10K左右;冷却功率密度

7、近450。(2)研制了3Ω微纳米薄膜热电特性测试试验台,该试验台能够对纳米至微米厚的薄膜的热电特性进行测试。对于微器件来讲,由于热电单元本身的厚度在微米级,热电单元与热池间的接触热阻、热电单元与致冷端的接触电阻是影响器件性能的主要因素。单元的结构、制造工艺的合理设计可以降低这些非理想因素的影响,基于以上设计的理念,提出并设计、制造了串联式阵列微型致冷器。本发明的多级固态热电材料致冷器是利用电子的珀尔贴(Peltier)效应带走多余的热量,提高致冷效率,不用严格控制热电单元的厚度,即在键合过程中热电单元的厚度可以不同。采用电化学镀工艺,使得

8、金属与半导体的接触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提高了金属薄膜覆盖的一致性和降低了接触电阻。第二项关键技术解决了致冷单元阵列的设计;体态的温差电器件是多级的,以提高致冷效果,设计、制造多级(阵列式)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