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对宁波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文献综述】

人民币升值对宁波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文献综述】

ID:457503

大小:5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08-04

人民币升值对宁波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文献综述】_第1页
人民币升值对宁波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文献综述】_第2页
人民币升值对宁波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文献综述】_第3页
人民币升值对宁波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文献综述】_第4页
人民币升值对宁波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民币升值对宁波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献综述人民币升值对宁波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近来,欧美等西方国家对人民币汇率的逼压不断升级,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成为焦点。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机制显得更加富有弹性,从此便走上了升值与波动的道路。长期以来,理论界对人民币汇率波动与我国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国外的研究具有较长的历史,其理论也形成了一定的体系。汇率波动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是国际经济学理论的重要内容。汇率的变化对一国对外贸易平衡具有深刻的影响,它是一国外汇政策的反应,同时也是一个国家进行国际经济活动时重要的综合性价格指标。在中国,面对欧美等西方国家对人民币汇率的逼压

2、不断升级的巨大压力,许多学者研究了人民币升值对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的影响。近几十年,国内外众多学者都做过汇率对对外贸易的影响方面的研究,所持结论不一。本文就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对人民币升值与宁波出口贸易关系的研究产生一些借鉴作用。1国内外研究现状1.1国外研究现状1.1.1汇率变动对贸易影响的理论研究在对外贸易以贵金属为交易媒介的金本位制时期,大卫•休谟关于“价格—黄金流动机制”的论述揭示了汇率通过价格机制的作用自发调节贸易收支的机理,并对早期不注重外贸平衡,盲目追求顺差的重商主义行为进行了批判。休谟认为,汇率变动本身也可以通过价格机

3、制的作用自发调节贸易收支,当一国出现贸易逆差时,贸易逆差会使该国货币汇率下跌,从而刺激了该国货物的出口同时也抑制了他国货物的进口,最终改善了国际收支。由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国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就能提高双方的福利。由比较优势决定的国际贸易就可根据汇率水平决定。因此汇率贬值一方面通过可出口产品品种的增加来改善贸易收支,一方面通过相对价格下降,增加同一出口产品的国外需求量来改善贸易收支。7但是从大卫•休谟的“价格—黄金流动机制”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得出汇率贬值能改善贸易收支需要众多的前提条件

4、才能成立,其中最主要的是进出口价格弹性应满足一定条件。根据弹性理论,汇率贬值能改善贸易收支的前提是“马歇尔—勒拿”(Marshall-LernerCondition)条件成立,即在一国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趋于无穷大的条件下,如果该国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那么该国货币对外贬值就一定能够改善其贸易收支状况。不过“马歇尔—勒拿”条件成立时,贬值虽能改善外贸收支,但是贸易条件恶化了,因此贬值在改善贸易收支的同时有可能使该国的福利下滑。弹性分析方法虽然分析了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平衡的影响,然而依旧是以局部均衡分析为基础,仍然不够完善。而随后出现的时滞理论、吸收分析方

5、法以及货币分析法对其进行了完善。时滞理论认为即使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贸易量在汇率贬值后短时间内不会增加,贸易量的变化需要一段时间。所以贸易收支在贬值后的短时间内非但得不到改善,反而会因为汇率贬值而恶化了,只有当贸易量调整之后,汇率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作用才会显现出来。整个过程中,贸易收支与汇率的关系在时间上呈“J”曲线形态。上述分析表明,时滞效应分析法并没有跳出弹性理论的框架,只是对汇率调整贸易收支的过程进行了更具体的分析。吸收分析方法是由亚历山大(Alexander)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亚历山大认为一国若想通过贬值来改善贸易收支,必须满足两个条件:要么贬值

6、能带来本国收入的增加;要么贬值能使本国的实际支出减少,即吸收减少。否则,贬值只会带来通货膨胀和其他经济问题。与弹性分析法不同的是,吸收分析法是从宏观的角度考察一国的收支平衡,强调更多的是国内的需求水平调节而不是相对价格水平,强调收入效应而不是相对价格效应。但是吸收分析法仍离不开弹性分析,因为相对价格的变化和弹性条件的成立影响着收入和支出的变动。货币分析法继承了休谟的思想,表人物有詹姆斯•米勒(JamesMiller)哈里•约翰逊(HarryJohnson)罗伯特•蒙代尔(RobertA.Mundell)等。货币分析法将国际收支视为一种货币现象,认为任何国际收支不平

7、衡都反映货币存量的不一致,即实际货币余额(货币供给总量)与理想货币余额(货币需求总量)的差异。其核心内容是从货币的角度而不是从商品的角度,来考察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在价格完全弹性,资本在世界市场完全流动,一国国内货币供给不影响产出、利率的前提下,国际收支完全是货币现象,贬值是否能改善国际收支,取决于实际货币供求的变化。1.1.2汇率变动对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尽管传统理论认为汇率贬值能够改善对外贸易关系,但仍然受到了许多条件的限制,汇率与对外贸易的关系在实践中可能是不确定的。7汇率变动对对外贸易的正面影响。EleanorDoyle(2001)采用了GA

8、RCH模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