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湖上初晴雨后》PPT课件

《饮湖上初晴雨后》PPT课件

ID:45756662

大小:49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17

《饮湖上初晴雨后》PPT课件_第1页
《饮湖上初晴雨后》PPT课件_第2页
《饮湖上初晴雨后》PPT课件_第3页
《饮湖上初晴雨后》PPT课件_第4页
《饮湖上初晴雨后》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饮湖上初晴雨后》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1057年(嘉祐二年),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唐宋八大家之一。《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描写西湖的古诗中无人能超越的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2.理解诗句的意思,初步体会作

2、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注释:①潋滟(liànyàn)——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就好像水要溢出。②方好——正显得美。③空蒙——细雨迷茫的样子。④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之首。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县)西,所以称为西施。⑤相宜:也显得美丽动人。诗意:在晴日的阳光照

3、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含义:诗人在饮酒时同时享受了西湖的两种风光——晴、雨,于是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推出西湖的阴柔之美和天然姿态。句义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从诗题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两种不同的景致,让他都很欣赏。他说: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正好;下雨时,

4、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潋滟”,波光闪动。“空蒙”,烟雨迷茫。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西施都一样美丽动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话,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样美不胜收。前两句用白描和对比的方法,概括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所呈现的不同的美态。第一句描写晴天的湖光,第二句赞美雨天的山色,两句从刚晴又雨的具体情景着笔,把西湖迷人 的面貌作了准确描

5、绘。第三、四句,诗人用西施作比喻,巧妙地说明西湖在任何时候自由学习谈谈学习这篇古诗后,你从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