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基础讲义

人力资源基础讲义

ID:45759699

大小:54.91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11-17

人力资源基础讲义_第1页
人力资源基础讲义_第2页
人力资源基础讲义_第3页
人力资源基础讲义_第4页
人力资源基础讲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基础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助理人力资源师三级精讲班第51讲讲义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教材第3一5页)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i可题。(2008.5考试-3级单选题)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要说明所要研究的对象本身是好还是坏。经济运行过程中影响互惠交换的主要障碍有三类:信息障碍,体制障碍,市场缺陷。(2008.11考试-2级3级多选题)实证研究方法排斥价值判断,规范研究方

2、法却以价值判断为基础,但是两种研究方法并不是完全对立的。♦练习题1.下列哪些不是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属性()A.相对的稀缺性B.绝对的属性C.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D.效用最大化答案:D確析】辨别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属性与市场运作的主体的区别,准确把握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属性三点内容。参见:教程P12.劳动力市场上,居民户是劳动力的()A.供给方B.需求方C.中介方D.合作方答案:A轟析;辨别劳动力市场上居民户与企业的供需关系,企业为需求方,居民户为供给方。参见:教程P23.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两种()A.实证研究方法B.调查研究方法C.规范

3、研究方法D.理论研究方法答案:A、C確析】矗确理解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的范围界限和学术用语。参见:教程P34.实证研究方法重点是研究是()oA.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B.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C.现象本身“不是什么”的问题A.现象“不应该是什么”的冋题答案:A聶析;准确理解劳动经济学的两个研究方法的范围界限。参见:教程P2-3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教材第5一7页)劳动力是指在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即社会劳动力。公式:总人□劳动力参与率二(劳动

4、力/总人口)*100%年龄别(性别)劳动力参与率二(某年龄(性别)劳动力/该年龄(性别)人口)*100%所谓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定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2007年5月考试单选题)Es=(AS/S)/(AW/W)根据劳动力供给弹性的不同取值,一般将劳动力供给弹性分为五大类:即Es二0。供给无弹性,即ES-oo。供给有无限弹性,即Es二1。单位供给弹性,即Es>lo供给富有弹性,即Es

5、出两种劳动参与假说:附加性劳动力假说与悲观性劳动力假说。二矗劳动力市场是经济周期中劳动参与变动幅度较大的群体(一级劳动力为男性成年人,二级劳动力为中年妇女)。助理人力资源师三级精讲班第52讲讲义劳动力需求二.劳动力需求(教材第7一9页)劳动力需求的理论是关于生产的理论。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劳动力需求量与工资率存在反向关系,故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值为负值。根据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的不同取值,可将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分为5・需汞无弹性,即:Ed=0;需求有无限弹性,即:Ed-oo;单位需求弹性,即:Ed=l;需求富有弹性,即:

6、Ed>l;需求缺乏弹性,即:Edvl。二.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P9—11)短期企业唯一可变的生产要素是劳动投入,故可变的成本也就是工资。三.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教材第11一13页)(1)狭义的劳动力市场是广义的劳动力市场交换关系的外在表现,是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2007年5月考试多选题二级)(2)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2007年5月考试多选题二级)①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这是劳动力市场均衡在理论上所具有的第一个意义。②扁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③充分就业。经济社会在均衡时,实现了充分就业。(3)劳动力市场的本质属性,是指劳动力市场所维护.

7、反映和调节的经济利益的性质。四.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教材第13_14页)1.人□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教材第13页)(1)人□规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供给与人□规模成正向关系。(2)人□年龄结构。(2007年5月考试多选题三级)人□年龄结构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通过劳动年龄组人□占人□总体比重的变化,影响劳动力供给;通过劳动年龄组内部年龄构成的变动,影响劳动力供给内部构成的变化。在劳动超龄组人□比重一定的情况下,其内部年龄构成不同,劳动力供给也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本存量方面。(3)人□城乡结构。人□城乡结构及

8、其变动,对正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的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