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教材(苏教版)(1)

高中化学必修教材(苏教版)(1)

ID:45763378

大小:6.74 MB

页数:146页

时间:2019-11-17

高中化学必修教材(苏教版)(1)_第1页
高中化学必修教材(苏教版)(1)_第2页
高中化学必修教材(苏教版)(1)_第3页
高中化学必修教材(苏教版)(1)_第4页
高中化学必修教材(苏教版)(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必修教材(苏教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化学必修教材(苏教版) 教学实践与研究江苏省扬州市新华中学王峰《人人皆知的那座山---八宝山里到底有哪八件宝?北京青年报“马牙石,又称方解石,主要成分为石英。”后来这篇文章又迅速被几十家媒体转发。一.为什么要实施新课程?1.来自报纸的启示方解石是石英?作为中学化学教师我们可以这样说:出现这样的文章也不奇怪,因为今日的编辑记者多是文科出身,受过科学训练的很少。可是我们的化学必修课程内容呢?它的目的、任务又是什么呢?我们给那些更多中学毕业后不再学习化学的学生留下了什么样的化学科学素养呢?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一定的应

2、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公民基本的科学素质传统课程:重知识获取,轻过程体验我们面对的不是未来的化学家,至少其中大部分不是化学家,过分侧重于学科知识的记忆,不仅功能过于单一,而且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诱发学生对化学对科学的兴趣。让我们为将来学习化学专业的学生构建一个基础的学科知识体系,也留给那些将来非化学专业的学生对化学的一份温情的怀念!化学必修课程的教师不仅要教授化学的学科知识,帮助学生打好化学的基础;更是一个科学的传播者。注意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1、重视新旧知识的衔接二、新教材的特点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结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引入新的知识例

3、如:专题1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教科书中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这部分内容以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开始,从学生初中已有的知识出发,既复习了旧知,又渗透了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初步教学。然后到萃取、蒸馏、层析,由熟悉到不熟悉,逐步递进,不断充实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体系。而在必修2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知识中,萃取和蒸馏操作不断再现,帮助学生将所学基本技能不断巩固、应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一概念内容在不同模块中的设置逐步深化2、分散教学难点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呈螺旋式上升的特点有效保护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例如:对物质的量及相关内容的编排物质的转化规律→定量关系:物质的量,摩尔

4、质量。物质的聚集状态→气体摩尔体积。标准溶液的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来源于生活经验:如物质聚集状态,同位素的应用来源于生产实际:如自然界中存在的晶体来源于学生的已有经验:如对已有原子结构的认识来源于科学史:如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无机化合物转变为有机化合物的史料3、问题情境的设置4、关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必修1专题2、3、4都是元素化合物内容,没有周期律知识做基础,这是不同于以往教材的最大之处。这一点使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突破旧的思维约束,重新确立认识这些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视角。内容的组织线索弱化了按照元素自然族来介绍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传统做法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在覆盖面

5、上差别不大学习的重点和方式具体内容的选取处理的深度和广度变化将物质性质的学习融入有关的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活动中,体现知识的社会应用价值。结构性质存在制法用途旧教材:物质中心模式新教材:以人为本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身边的常见物质,例1:化学1专题2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旧教材:卤素Cl2的性质和用途Cl2的实验室制法Cl-的检验卤族元素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卤化物的主要用途新教材:氯化钠存在氯气的性质溴、碘的提取氯气生产(氯碱工业)比较知识点减少(卤离子检验等)教学要求降低(不从原子结构特点分析)注重实际生产和应用(知道氯气工业生产原理、主

6、要设备,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不强调知识的一步到位(卤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仍注重实验探究增加交流讨论,积极组织学生活动(电解实验、氯气性质探究微型实验)在加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上,重视情景创设,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充分挖掘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素材(氯气的发现、用途,强调正面价值)整合元素化合物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兼顾考试。(归纳、梳理,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课堂教学例如专题4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首先在酸雨的形成、危害与防治情境中学习二氧化硫的知识,然后学习硫酸的性质、用途和制法,突出了教学知识的生活性。教材后面安排了硫和含硫化

7、合物的相互转化内容,在交流讨论中,表面上看是简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际对刚学的含硫化合物主干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形成知识体系,并巩固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知识。这幅工艺流程图是本节教学内容的线索,它既体现了化学知识来源于实际,服务于生产,又将知识点连成体系。例2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初步浏览流程图,带着阅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学习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主干知识(两性),然后再回到图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部分问题;在此过程中又会出现新的问题,再学习、再运用,在分层讲解、不断探究、不断巩固的氛围中完成这部分元素化合物的教学。我们不是“教授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