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现象基础知识检查测试(配合提纲

光现象基础知识检查测试(配合提纲

ID:45777018

大小:59.58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17

光现象基础知识检查测试(配合提纲_第1页
光现象基础知识检查测试(配合提纲_第2页
光现象基础知识检查测试(配合提纲_第3页
光现象基础知识检查测试(配合提纲_第4页
光现象基础知识检查测试(配合提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光现象基础知识检查测试(配合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声现象》公式:S=vt(回声S=vt/2)重点知识1、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这样的物质叫做。声音靠传播的,、、都是能传播声音的介质,由(产生于中什么都没有,所以它不能传声。*

2、3、叫做声速,声音在15°C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声速跟有关,还跟有关,声咅向外传播吋以的形式传播。I4、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小于中的速度,更小于中的速度。声现象2、频率是指J母符号为特性彳、厂1、是甘调,决定h调的咼低。,单位是,字.是响度,决定响度的大小?是音色,音色受、影响、为声音的三个特性。[1、从物理学角度看,

3、噪声是发声体做规则振动吋发生的声音,从环保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的声咅,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咅产生的声咅,都噪声S是O2、声音强弱的等级单位是符号o3、控制噪声,我们应从那三个方面着手:、、利用1、声音可以传递2、芦咅可以传递例如:,例如三、熟记常数:声在空气屮的速度v=340m/s,光在真空屮的速度C=3*108m/s,第二章《光现象》一、重点知识(1)光的传播1・光源:定义:叫光源。2.规律:是沿直线传播的(2)、光的反射1.定义:光时,一部分光被介质的现彖叫光的反射。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

4、等,光路可逆。即:,,o光的反射过程屮光路是O3.分类:⑴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条件:反射而O⑵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每条光线遵守光的O条件:反射面04•面镜:⑴平而镜:成像特点:①像、物O②像、物到镜面的O③像、物的连线。④物体在平而镜里所成的像是像。成像原理:O⑵球面镜: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凸面镜性质:凸镜对光线起O(3)、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而,法线居屮,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1),和

5、在同一平面内。⑵和分居与两侧O⑶光从空气入水或具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入射角。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空气中时,折射角入射角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二入射角=0度。(4)、颜色及看不见的光]、白光的组成:O色光的三原色:O颜料的三原色:O2、看不见的光:o二、生活与物理1.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及现彖的例子:2光的折射的现象有:'■3、紫外线的应用冇红外线的应用冇4、F1面镜的应用有凸面镜的应用有三、作图:在图1中,画出入射光线,并标明入射角的大小。在图2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画出平面镜。在3屮,根

6、据平而镜成像的规律,1師出物体AB在平而镜屮所成的像。图1图3在图4中,光线a、b是两条由点光源S发出的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通过作图来确定点光源S的位置。画出图5中光线的传播方向。如图6所示,太阳光跟地面成40°角,将平面镜怎样放置才能使太阳光照亮竖直的井底?画图说明。、图4图5//////////丿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一、重点知识1、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像的性质应用倒、止放、缩虚、实u>2ff

7、越物距越大,像距越,像越二、生活与物理1、凸透镜在生活中的主要有:,,。2、近视及远视的侨正方法:近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用透镜矫正远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用透镜矫正。3、望远镜和显微镜都是出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o三、作图1、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过;②通过光心的传播方向;③过焦点的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与主光轴O2、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②通过光心的传播方向;①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光线通过

8、凹透镜折射后跟主光轴O一、重要知识第四章物态变化1、物态变化图()()()()2、温度计是利用而制成的;3、摄氏温度规定的温度为零度,的温度为100度。4、体温计的量程为,分度值为,人的正常体温为;5、晶体熔化时热_温,状态为;非晶体熔化时热温。6、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升高而。7、影响蒸发的三要素:、、。8、液化的方式:和o二、生活与物理(举出常见的物态变化)1、熔化2、凝固3、汽化4、液化5、升华6、凝华第五章电流与电路一、重点知识:1•带了电(荷):吸引物体(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1.正电荷:用丝绸

9、摩擦过的所带的电。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所带的电。实质:物质屮的原子失去了电子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o两种典型情况:如果两物体相互吸引:其中一个带正电,另一个带负电或不带电。如果两物体相互排斥:两物体必带异种电荷。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4.电学原件:小灯泡:电流表:电铃:开关:电池:电动机:_5.电流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