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部位方案

基础部位方案

ID:45781589

大小:115.6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17

基础部位方案_第1页
基础部位方案_第2页
基础部位方案_第3页
基础部位方案_第4页
基础部位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础部位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础分部工程技术方案一、基础分部工程定位放线(1)•平面控制结合施工平面图建立施工过程中的平面控制网。在施工过程中:28匕3严及地下车库:2計楼:@>恥轴和①、<9轴;29"楼:O、⑭轴和①、⑲轴;30#楼:④、⑪轴和①、融轴;3严楼:④、③轴和①、⑨轴和地下车库:④、⑪轴和①、⑰轴为直坐标控制网,用于建筑物的外部平面控制。在各单体相关联轴线交汇点各向外lm的交会点处设置标点,各楼层相应位置处留设200*200孔,用铅垂仪向上引点,用于各单体工程部分建筑的定位。(具体详见测量放线定位图)。以设计图纸尺寸,结合坐标控制点逐步进行放样,另外用红三角标志作校核用。在施工时均以这20条轴线

2、做为控制轴线,利用两轴线交点向上做垂直传递用,且与2()轴线作相互校核。当施工不能利用外控制和远方红三角标志时,此时必须以内控制的控制点做主要依据。施工中必须注意外控制、内控制、红三角标志之间保持一致。这样无论施工到哪一阶段都能保持规定的精度。在该项工程中控制点之间的距离误差要求达到±2mm,测角中误差±3”,其余均按施工测量规程进行。⑵.建筑物基坑与基础的测定基坑下轮廓线的定线和土方工程的定线,根据已建立的施工控制网来定线。根据图纸来放样时,采用主轴线法,使主轴线作为建筑物施工的主要控制依据。因此,当建筑物放样时,按照建筑物柱与主轴线的关系,在建筑场地上定出主轴线后,然后根据主轴

3、线逐一定出建筑物的轮廓线。(3).建筑物基础的平面控制由施工控制点向基础表面引测,定线工作转向基础表面,以使在基础表面上测出平面控制点。如果基础表面上有了平面控制点,那就能完全保证在规定的精度范围内进行定线工作。利用建立的平面控制网及主轴线控制点用仪器测定各主要轴线点,轴线点定出后,必须再进行检查,校验测出的交角是否满足精度要求180作以此定出其他各轴线。⑷•施工中的高程测量本工程的±0.00标高必须严格依据设计的绝对高程(28"、29"楼为5.1m;3()"、3严楼5.2m;地下车库楼绝对标高为:3.8m)。本工程的标高引进,以设计指定的城市水准点(心点4.193m),采用闭合水

4、准路线引至施工现场内,在建筑外框轴线以外适当位置设置固定水准桩。以此为基础,利用现场设置的水准基点,引测施工用高程点。控制本工程建筑物外部水准点标高系统与城市水准标高系统的统一。基础施工时,采用打设龙门桩的方法,定出相对高程,待土0.000完成后,在首层平面易于向上传递标高的位置作为布设三个高程的标准点,通过往返检测合格后(误差控制在±3nmi内),标注“▼”红色油漆标记和建筑标高。标记点均匀分布,且不少于4个,用水准仪将±().()0()点引测到建筑物上,标出±().()()()标高,以后各层层高皆从该处引测。高程引测可从电梯井中往上引,采用钢尺、水准仪相配合的方法引测高程。测点

5、不少于3处,并用仪器对引上来的标高进行闭合检查。(5).施工测量特点及要求1、本工程为框架结构小高层建筑,在施工中我们将严格控制放线的精度,重点是垂直偏差的控制,每层控制在±3mm内,总高垂直偏差控制在土15mm以内。2、本工程放线、测量的组织工作,设置专人负责,并建立自检、互检、验收的工作制度,每次放线必须做好各数据的原始记录,以备查。3、为了确保工程的放线质量,针对本工程的特点,放线测量工具选用DJD2-BG型电子经纬仪;S3型水准仪;其它:50m钢卷尺、吊线坠等各种仪器。工具须经有关部门的校验合格后方能使用。由项目经理部工程技术科设专人管理,统一部署施工测量方案,严格做到测量

6、计算工作准确无误。二、沉降观测计划1、沉降观测点测设:沉降观测点的位置按照设计及施工实际情况确定埋设,施工一层柱时,在柱钢筋外焊铁件,拆模后在铁件上焊钢筋形成观测点。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沉降观测,沉降观测水准点一部分选用城市水准点,另一部分自行设置水准点。为了对水准点进行相互校核,防止其自身产生变化,水准点的数目取为4个,以组成水准网,对水准点要进行定期高程检测,以保证沉降观测结果的正确性。沉降观测点埋设采用?2()钢筋弯成长200mm弯部为50mm并磨成圆头,长的一节焊在墙筋上与建筑物联成一体,使它能充分代表建筑物的沉降量,其余三面用砖砌成保护墙,使内部空间不小

7、于4()()mmX40()mm,并使沉降观测点处于保护墙中心,根据结构设计说明,相应的设计图纸及本工程通视条件,各楼拟将沉降观测点布置在底层框架柱或外墙构造柱上相对标高+0.20m处。(详见附图)。基础阶段沉降观测点设置,沿外围基础地梁、底板周边一圈布置,用红漆作标记,并测好初始值。2、观测点的布置数量:观测点的布置数量沿建筑物四周布设,点与点之间间距不得大于12m,位置见沉降观测点布置图,沉降观测点的安装、制作执行现行施工规范。3、观测数据的建立久根据本工程结构形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