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肺真菌病的中医证型临床分析

侵袭性肺真菌病的中医证型临床分析

ID:45789190

大小:144.94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9-11-17

侵袭性肺真菌病的中医证型临床分析_第1页
侵袭性肺真菌病的中医证型临床分析_第2页
侵袭性肺真菌病的中医证型临床分析_第3页
侵袭性肺真菌病的中医证型临床分析_第4页
侵袭性肺真菌病的中医证型临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侵袭性肺真菌病的中医证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侵袭性肺真菌病(Invasivepulmonaryfungaldisease)指真菌直接侵犯(非寄生、过敏或毒素中毒)肺或支气管引起的急、慢性组织病理损害所导致的临床疾病。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广谱抗生素、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及生命支持系统的应用,以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在全球的流行,致使人体内正常菌群失调,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诱发或促进真菌在体内过度牛长繁殖而致病。美国国家医院感染监测中心资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住院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率为80年代的1.9倍⑴。深部真菌感染中,肺部真菌感染居所有内脏真菌感染首位,占院内获得性肺炎的10%〜15

2、%在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呼吸病学年会上,刘又宁教授指出我国真菌病致病菌前四位依次是曲霉菌、念珠菌、隐球菌及肺孑包子菌,分别占36.8%、33.9%、15.6%、4.37%,且近I•年来侵袭性肺真菌病致病原未出现明显变化。侵袭性肺真菌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侵袭性肺真菌病以社区获得为主,多发生于居住在阴暗潮湿等适宜真菌生长环境中的人群,可侵袭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呼吸道内定植某些正常菌群,当超过一定的浓度则易患侵袭性肺真菌病;继发性侵袭性肺真菌病大多为医院获得性感染,宿主存在比较明确的高危因素。侵袭性肺真菌病的患者多为免疫缺陷患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广谱

3、抗生素的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胃肠外营养治疗、ICU患者接受肾脏替代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使用植入式假体以及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化疗药物和免疫调节剂)[3-81o孙雪峰等切报告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在恶性血液病中的总发病率为2.9%,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IPFI发病率最高,约4.6%。潘平牛等〔⑼的临床资料观察中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率为3.1%,真菌感染发生在呼吸道占60.3%。张九进〔⑴的临床分析中指出使用2种、3种、4种、5种以上抗生素的下呼吸道真菌感染构成比分别为4.17%、10.42%、22.92%、62.5%

4、,使用抗生素的种类越多,发生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风险越高。使用抗牛素<7d、7〜14d、>14d的下呼吸道真菌感染构成比分别为10.42%、25%、64.58%,使用抗生素时间越长,发生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风险越高。鉴于所选病例及临床的实际情况,木研究主要从高龄(265岁)、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血浆白蛋白偏低四个方面探索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中医学没有侵袭性肺真菌病的病名,但根据患者基础疾病及临床表现,该病可归属于屮医学“咳嗽”、“虚劳”、“肺胀”、“肺痿”等范畴。有危险因素的侵袭性肺真菌病的患者多为老年人,年老脏腑功能衰退,精气神渐衰,

5、正气不足;久病精气耗损,体虚易感。自身免疫病、AIDS以及粒细胞缺乏等先后天免疫缺陷,造成体质虚弱,正气不足,易并发侵袭性肺真菌病。外伤、手术、烧伤等因索直接破坏人体的防御屏障及肺部的黏膜屏障,造成正气大伤,或发生应激性溃疡,体表或胃肠道定植的真菌趁此经血行感染,邪气入里,直中脏腑,也是诱发侵袭性肺真菌病的重要原因。因此,有危险因素的侵袭性肺真菌病的基木病机是木虚标实,并以正气虚为主。脾虚失于运化,津液内停,聚而成痰,痰亦为脾虚的病理产物。所以治疗上应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从而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疗侵袭性肺真菌病。近年来众多学者侧重于侵袭性肺真菌病中医辨证分型的

6、研究,而其中医辨证与危险因素乂有何联系?木研究将试探性地进行这方面的归纳与分析。临床研究1临床资料1.1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008.3〜2011.3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患者符合纳入标准且资料完整的侵袭性肺真菌病病例61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9例,年龄最小为27岁,最大为89岁,平均年龄61.85±12.81岁。其中来源于肺病科23例,血液病科12例,风湿免疫科10例,肾病科6例,内分泌科5例,急诊科2例,肿瘤科2例,周围血管病科1例。1.2入选标准121四医诊断标准侵袭性肺真菌病的分级诊断:①确诊(proven):符合宿主发病危险因素21项、全

7、身或胸部症状体征、影像学特征,并有肺组织病理学和(或)微生物学证据。②临床诊断(probable):符合宿主发病危险因素21项、全身或胸部症状体征、影像学特征以及微生物检查一项。③拟诊(possible):符合宿主发病危险因素21项、全身或胸部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特征。因此,侵袭性肺真菌病必须是病原学及组织病理学证据同时存在才可确诊,但因病人病情、自身条件、实验室条件、活组织获取困难及家屈配合程度等多方面的限制,本病确诊存在一定难度。所以,本组病例按侵袭性肺真菌病的分级诊断标准均为抗真菌治疗显效的拟诊病例。参照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2006年8月《侵袭性肺部真

8、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及2007年中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