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地理 6.1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2019年高中地理 6.1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ID:45829574

大小:1.34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8

2019年高中地理 6.1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2019年高中地理 6.1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2019年高中地理 6.1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2019年高中地理 6.1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2019年高中地理 6.1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地理 6.1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年高中地理6.1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例1 读下面①②两幅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生产活动图,完成(1)~(2)题。(1)图①反映出的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的技术手段是(  )A.采集与渔猎      B.耕作与灌溉C.采矿与冶炼D.建坝与筑路(2)图②所示时期人地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A.崇拜自然,恐惧依赖B.改造自然,开垦土地,兴修水利C.征服自然,成为主宰D.人地协调,顺应自然【解析】 两幅图均取自教材,甲图反映了东汉时期典型的农业文明,乙图则反映了19世纪的工业文明。农业文明时期,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主要通过耕作、灌溉、施肥等技术手段,

2、作用于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生产出稳定而可靠的食物。工业文明时期,科技进步、生产力飞速发展、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提出“征服自然”的口号。【答案】 (1)B (2)C针对训练1 下图是一座石碑,上面刻着美索不达米亚人的太阳神——萨玛斯正在接受礼拜。据此完成(1)~(2)题。(1)石碑所反映的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的(  )A.原始文明时代B.农业文明时代C.工业文明时代D.环境文明时代(2)这幅石碑反映出当时的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  )A.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B.人类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环境遭到破坏C.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D.人类正谋求与环境协调发展解析 第(1)题,人

3、类社会的四个发展阶段中原始文明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自然。第(2)题,石碑上面太阳神——萨玛斯正在接受礼拜,反映了人对“她”的认识是崇拜自然,那时人类与自然环境保持着一种原始的平衡关系,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答案 (1)A (2)A二、直面环境问题例2 读下图,联系相关知识分析完成下列问题。(1)依据图中信息,说明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类型及导致其发生的人为原因。(2)目前国际社会倡导的节能减排、低碳经济主要针对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指什么?简述该种环境问题的发生机制。【解析】 第(1)题,根据环境问题的分类和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第(2)题注意理解节能减排、低碳经济是针对全球

4、气候变暖提出的应对措施,需联系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原理进行分析。【答案】 (1)图中环境问题分两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酸雨现象和河流水污染属环境污染,沙漠化、水土流失属生态破坏。原因:人口增长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以及生产生活中向环境排放废弃物数量超过环境净化能力。(2)气候变暖。人类大量消费煤、石油等矿物能源,向大气中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同时破坏热带雨林,使森林面积减小,减弱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致使大气增温,气候变暖。针对训练2 读下面漫画,回答(1)~(2)题。(1)漫画中“危险”所指的环境问题是(  

5、)A.水资源短缺B.全球变暖C.生物多样性减少D.沙尘暴(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这种环境问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尤其突出B.造成这种危险的人为原因有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C.除中国外,这种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还有北非、西亚、美国、澳大利亚D.为避免该环境问题的恶化,必须禁止人类的开发活动解析 第(1)题,漫画形象地展示了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的“危险”,树没了、沙来了,因此“危险”所指的环境问题是沙尘暴。选D。第(2)题,沙尘暴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十分突出;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易造成沙尘暴;北非、西亚、美国、澳大利亚也有比较严重的沙尘暴现象;为避免该环境问题的恶化,应禁止

6、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但不能禁止人类合理的开发活动。选D。答案 (1)D (2)D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例3】 下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区划分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读图,描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分布差异。(2)M地区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什么?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又面临哪些主要的问题?(3)N地区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突出生态问题与P地区有什么不同?(4)简述我国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构成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有哪些?【解析】 本题考查读图能力,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原则的理解。结合图例观察比较可以发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分布状况,联系区域地理

7、知识分析M、N、P分别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新疆和山西,具有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及经济发展状况,面临的问题因地而异,第(4)题则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答案】 (1)从沿海向内陆,可持续发展状况从良好到较差状态。(2)环境污染严重。资源、能源不足。(3)N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土地荒漠化严重,P地区突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4)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包括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