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地理

2019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地理

ID:45832570

大小:1.60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18

2019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地理_第1页
2019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地理_第2页
2019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地理_第3页
2019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地理_第4页
2019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地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地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地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60道题,共计60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根据右图(我国东北年降雨量分布图),回答1-4题:1.右图能说明的区域的特征有:A.区域的界线是明确的B.区域内部的性质绝对一致C.区域有较明确的范围和较确定的空间位置D.区域可以没有明确的区域特征2.右图中的区域类型是:A.自然区域B.行政区域C.经济区域D.文化区域3.关于右图中的各区域农业特征的叙述正确的的是:A.Ⅲ区域是水田耕作为主B.Ⅲ区域的农业机械化程度很低,是我国农业较为落后地区C.降水充足、热量丰富,生长期长是

2、本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之一D.Ⅴ区域已逐渐的过渡为畜牧业4.以下地理因素中,是I区降水丰富的原因有:①夏季季风②冬季季风③距海较近④地势迎风⑤纬度较低⑥梅雨霏霏⑦汛期较短A.①⑤⑥B.①③④C.③④⑤D.②⑥⑦5.遥感探测的范围越大,则:A.获得资料的速度越慢B.获得资料的周期越长C.对地物的分辨率越低D.对地物的分辨率越高6.通常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应具备以下三个数据以及获得这三个数据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经度、距离、海拔;RS技术B.经度、纬度、海拔;GPS技术C.纬度、相对高度、距离;GPS技术D.等高线、到两极、赤

3、道的距离;GIS技术今年第19号热带风暴“尼格”于2011年9月28日02时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29日早晨加强为强热带风暴,29日夜间加强为台风,30日夜间加强为强台风。。“尼格”给海南、广东、广西等地带来较强风雨,并对海南地区交通带来很大影响。台风影响期间,一市民通过手持式信号发射器发出了紧急呼救信号,政府相关部门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动。半小时后,市民安全脱险。回答7—9题。7.地区救灾办公室能迅速掌握洪水淹没地区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A.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定位系统C.遥感技术D.“数字地球”系统8.上题中的地理信息技术

4、的关键装置是:A.传感器 B.卫星系统 C.地面装置 D.信号发射设备9.在对市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①GIS技术②GPS技术③RS技术④“数字地球”技术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资源的丰富。根据材料和图2,联系所学知识,完成10--13题:图2P10.东北是我国重要的:①林业基地②能源基地③商品粮基地④重工业基地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③④D.①②③11.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5、A.水源不足B.地表崎岖C.热量不足D.土壤贫瘠12.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原因是:A.耕地集中适宜机械化耕作B.宜农荒地多C.土壤肥沃D.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多13.从xx年开始国务院下令停止开垦图2中的P平原,主要是因为:A.保护湿地生态环境B.将剩下的荒地作为今后发展用地C.粮食生产过剩D.该区自然条件恶劣,开垦困难下图是“我国某省地理简图”,图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的地区之一。读图回答l4~15题。14.上图中河流中下游地区是历史悠久的绿洲农业区,决定绿洲的规模的最主要因素是A.土壤的肥力B.地势的高低C.

6、水源的多少D.科技的发展15.右图中①点表示当前该省农业产值比重。为缓解当地的生态危机,拟调整该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其中合理的规划方案是A.②B.③C.④D.⑤某科研组对某地方圆1000米范围进行生态调查,其生态状况如右下图所示。回答16~17题。16.最可能形成该地这种生态特征的人类活动是A.打井并过度放牧B.滥垦耕地C.滥伐森林D.滥采矿产17.该生态现象最可能出现在A.内蒙古高原B.江南丘陵 C.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读右下图,回答18-19题:18.图中灌溉农业区的发展容易造成明显的荒漠化问题,该地的荒漠化土地类型主要是:

7、A.土地沙漠化B.次生盐渍化C.石质荒漠化D.水土流失19.上题所述的土地荒漠化问题,其形成原因主要是:A.农业灌溉方式不合理B.河谷地区排水不畅C.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D.过度开垦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下图是某区域等年降水量线图,读图回答20--21题。20.下图所示区域内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A.由东向西逐渐减少B.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C.由西向东逐渐减少D.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21.下面四图,能正确反映上图中河流②处月平均流量分配的是A.甲B.乙C.丙D.丁22.以下荒漠化问题与对应地区,正确的是:A.江南丘陵—次生盐

8、渍化;B.西南喀斯特地区——红漠化;C.西北干旱地区——沙漠化;D.黄淮海平原——石漠化.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民居,可以反映当地自然环境的某方面特点。据此回答23—24题:23.我国北方住宅有院落,且围墙很高的原因是:A.平原广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