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司法考试四卷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司法考试四卷试题及答案解析

ID:45841264

大小:139.67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18

2016司法考试四卷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2016司法考试四卷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2016司法考试四卷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2016司法考试四卷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2016司法考试四卷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司法考试四卷试题及答案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6司法考试四卷试题及答案解析    司法考试卷四主要由案例分析题、论述题、简答题组成。由此可见司法考试卷四试题的解答需要由大量的文字辅助而成。为了你更好地复习司法考试卷四,熟悉相关题型,出guo司法为您提供了2016司法考试四卷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03-8)案例分析题:    案情:某市为加强道路交通管理,规范日益混乱的交通秩序,决定出台一项新举措,由交通管理部门向市民发布通告,凡自行摄录下机动车辆违章行驶、停放的照片、录像资料,送经交通管理部门确认后,被采用并在当地电视台播出的,一律奖励人民币200元-300元。此举使许多市民踊跃参与,积极举

2、报违章车辆,当地的交通秩序一时间明显好转,市民满意。新闻报道后,省内甚至外省不少城市都来取经、学习。但与此同时,也发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有违章驾车者去往不愿被别人知道的地方,电视台将车辆及背景播出后,引起家庭关系、同事关系紧张,甚至影响了当事人此后的正常生活的;有乘车人以肖像权、名誉权受到侵害,把电视台、交管部门告上法庭的;有违章司机被单位开除,认为是交管部门超范围行使权力引起的;有抢拍者被违章车辆故意撞伤后,向交管部门索赔的;甚至有利用偷拍照片向驾车人索要高额“保密费”的,等等。报刊将上述新闻披露后,某市治理交通秩序的举措引起了社会不同看法和较大争议。   

3、 问题:请谈谈你对某市治理交通秩序新举措合法性、合理性的认识。(注意:不能仅就此举引发的一些问题、个案谈具体适用法律的意见)    答题要求:1.运用掌握的法学知识阐释你认为正确的观点和理由;2.说理充分,逻辑严谨,语言流畅,表述准确;3.答题文体不限,字数要求800-1000字。    [解题思路]    这一题按照要求从合法性、合理性两方面进行认识。合法性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1)立法和执法的主体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2)法律渊源、法律效力方面,下位法不能违反上位法;(3)委托社会组织、个人执法的合法性。从这些方面衡量,交通管理部门向市民发布的

4、这一通告应当说有合法性依据。    合理性问题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思考:(1)法律价值。(2)法律与道德。(3)法治社会的权利保障。法治的目的、意义。    (二)(05-8)论述题(25分)    英美法系国家实行判例法制度,法官的判决本身具有立法的意义,并对以后处理类似案件具有拘束力。我国主要以成文法律及司法解释作为审判案件的依据,同时最高人民法院也通过公布案例指导审判实践。请围绕“判例、案例与司法解释”谈谈你的看法。    答题要求:    1.在分析、比较、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观点并运用法学知识阐述理由:    2.说理清楚,逻辑严谨,语言流畅,表达准确: 

5、   3.字数不少于500字。    考点:判例法、案例、司法解释、成文法。    [解题思路]    1、背景说明    本题的原型来自人民法院的一项改革。    2、关于审题    做答论述题有三个环节:一是审题。二是知识。三是论证。    论述题的主要难点就在审题上,审题的中心问题是:命题者希望你做什么?了解命题意图的第一步是审查论述题要求考生回答的问题是什么?    3、关于解题    本题的解题分两步进行:    一是知识部分,即分析和对比判例法、成文法、司法解释及判例的概念,以及成文法与判例法的优缺点。    二是看法部分。它考察的重点是考生对于大陆

6、法系和英美法系各自的优缺点的认识。    (三)(06-6)论述题(35分)    某民法典第一条规定:“民事活动,法律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依照习惯;没有习惯的,依照法理。”    请:    1.比较该条规定与刑法中“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原则的区别及理论基础;    2.从法的渊源的角度分析该条规定的涵义及效力根据;    3.从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的角度分析该条规定在法律适用上的价值与条件。    答题要求:    1.在上述3个问题中任选其一作答,或者自行选择其他角度作答;    2.在分析、比较、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观点并运用法学知识阐述理由

7、;    3.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4.不少于600字。    [解题思路]    角度一:比较该条规定与刑法中“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原则的区别及理论基础。    本题的设问一,要求考生论述该条规定与刑法“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原则的区别及其理论基础,这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    本题具有极强的理论深度和难度。同时也具有深刻的现实背景:    (1)民法上的规定。我国《民法通则》第6条和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

8、经济秩序。我国《合同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