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上海静安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5上海静安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ID:45841722

大小:93.8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18

2015上海静安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15上海静安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15上海静安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15上海静安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15上海静安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上海静安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5上海静安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以下2015上海静安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由出guo高考频道为您精心提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静安区2015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2014.12注意:1.本检测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无效。答题纸与试卷上的试题编号一一对应,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2.检测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第1-30题每小题2分,第31-35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一种政治制度。它初创时的功能主要是区分A.征服者与被征服者 

2、      B.平民与贵族C.本邦人与外邦人        D.农民与农奴  2.在希腊城邦的全盛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下列事件或成果,属于这一时期的是A.《荷马史诗》 B.柏拉图的《理想国》C.梭伦改革 D.克利斯提尼改革  3.下列政权中,具有政教合一特征的是A.罗马帝国           B.法兰克王国C.雅典城邦           D.奥斯曼帝国  4.在中世纪西欧城市复兴过程中,最初的建城者是:①手工业者   ②封建领主    ③商人④农奴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D.①③  5.“山西襄汾县的陶寺遗址,距今约4000多年……分为大、中、

3、小三类。大墓……随葬品有100—200件不等;中墓……随葬品有几件至几十件不等;小墓……大都没有木棺,也没有随葬品。”据此可知,当时的社会状况是 A.平均分配共同耕作  B.社会分化十分明显 C.等级森严王位世袭  D.采集渔猎茹毛饮血  6.“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此二重证据法,唯在今日始得为之。”(王国维语)下列搭配与该说法吻合的是 A.青铜器皿——《封神演义》  B.甲骨卜辞——《史记﹒殷本纪》C.甲骨卜辞——青铜器皿  D.《史记﹒殷本纪》——《封神演义》  7.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从而实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目的,西周统治

4、者将同姓诸侯A.分插到各地方国之间  B.布置在边疆要塞之地C.集中于王都之地附近  D.安置在殷商遗民周围  8.春秋战国时期,面临着激烈变革、实力竞争的局面,“士”阶层中的有识之士纷纷提出了各自的治国救世的主张。下列主张与时代潮流相左的是A.“重法爱民而霸”      B.“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C.“克己复礼为仁”      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9.“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依据所学知识判定这句话是评价的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    C.宗法制D.礼乐制度  10.魏晋以,门阀集团急剧膨胀,在地方形成了盘根错节的割据势力。下列制

5、度或政策中,能够有效抑制门阀集团的是A.科举制度的创设  B.三省六部制完善C.文官体制的建设  D.刺史制度的实施  11.两宋时期统治集团的官员主要自A.世家大族B.军功勋臣C.布衣平民D.科举士人  12.仔细观察右侧地图,图中“?”对应的政权是A.北宋  B.金C.辽  D.元  13.“重农抑商”一直以是中国古代历代王朝统治者所奉行的政策,但是有一个王朝相对例外,它就是A.汉朝     B.唐朝C.南宋 D.清朝  14.15世纪,西欧揭开了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开辟新航路的第一批探险者是①新兴资产阶级②封建贵族③骑士④自耕农A.①②③ B.②③C.①②D.①③④ 

6、 15.在儒学演变的历程中,复兴孔孟道统的呼声开始于A.汉朝B.宋朝C.唐朝D.明朝  16.在欧洲大陆,最先开始政治现代化进程的国家是A.美国B.英国C.法国  D.德国  17.“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那个庞然大物”是指A.内阁制度 B.宰相制度 C.宦官集团 D.功臣勋将  18.1914年,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新老列强之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的率先发动方是A.德国—英国B.奥匈—塞尔维亚C.德国—法国D.奥匈—俄国  19.“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

7、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谭嗣同《仁学》)材料中所述的制度在中国最早实践的运动是A.洋务运动   B.清末新政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20.“通经致用、考试为官”成为文人学士的普遍追求最早出现于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  21.“中国此后仍须以华人制华地,凡有意开通中国之人,应该小心谨慎,团匪之事即可取以为鉴。”能够体现列强上述侵略意图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2.鸦片战争后的十余年间,中国社会思想的主潮流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