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

ID:45848601

大小:62.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1-18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I)一、语言文字运用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听爸爸说,那个烟斗是祖上下来的,已经有两百多年了。(2)直到今天,一遇到天旱,农村还有人抬着祭品祭天,龙王降雨,保佑丰收。(3)事前有周密的计划、部署,遇事有正确的应变措施,就不至于、左右为难了。A.流传乞求畏首畏尾B.留传乞求举棋不定C.留传祈求举棋不定D.流传祈求畏首畏尾【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要根据两个相近词语意义的比较,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流传与留传的区别:一是传的范围,“流传”既是纵向的,指时间上由前而

2、后;又是横向的,指空间上由此及彼。“留传”只能是纵向的。二是传的态度,“流传”往往是自然传播,“留传”则有主观刻意的色彩。三是传的对象,“流传”较为宽泛,偏于精神层面;“留传”多指具体事物。故留传更符合语境。乞求与祈求的区别:乞求”侧重表现“请求给予”这种行为,“乞求”的内容或大或小但较具体;“祈求”指恳切地希望得到。重在表现态度诚恳,其内容不具体,只是表达这种强烈的愿望。举棋不定:比喻临事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畏首畏尾:形容“瞻前顾后”,疑虑重重。故举棋不定更符合语境。所以选C。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们学校马上就要

3、举办校庆庆典了,到时几个学校领导都会出席的。B.这个社团的学生主要是由中产家庭的孩子组成的。C.上海交响乐迷中近六成的人收入并不丰厚,难以承受百元以上甚至数百元的高价票。D.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廉租房资源不足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几个学校领导”存在歧义,“几个”是修饰“学校”,还是修饰领导?B项,杂糅,“学生是中产家庭的孩子”与“学生由中产家庭的孩子组成”杂糅。C

4、项,语序不当,“百元以上”“数百元”调换顺序。故选D项。3.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时间它是一件衣服,换换洗洗之中,不知不觉就穿小了。B.多只小虫都被淹没在老松树下黄色的泪珠里。C.我们的贫困地区,需要更多像姜仕坤这样的“贴心人”。D.眼前的山水就像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长卷。【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的能力。对于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解答时,认真辨读各个选项中的句子,注意寻找“比喻”这一修辞手法。A项,这里将“时间”比作“衣服”。B项,这里将“老松树黄色的松脂”比作“黄色的泪珠”。C项,虽然有“像”,

5、但不是比喻句。D项,这里将“山水”比作“一幅长卷”。故选C项。4.杨先生为父亲举办个人书画展,下面是他给某知名书画家写的一份邀请函的正文内容,其中有几处用语不得体,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明日请您屈驾到府上一坐,令尊珍藏的墨宝将悉数展出,届时还请您抛砖引玉、不吝赐教。明早七点请您在家恭候,我们将有专车迎接。真诚期待您的光临!A.“府上”改为“寒舍”B.“令尊”改为“鄙人”C.“抛砖引玉”改为“发表高见”D.“恭候”改为“等待”【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语言讲求运用得体。各级各类的考试中,有关语言得体方面的试题经常出现。语言得体就是根据语境条件使用语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语言表达适合形

6、式的特点和需要。(2)语言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3)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4)语言表达有分寸感。分析可知,B.“令尊”改为“家父”,因是为自己父亲举办的书画展,不是对方父亲。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5.把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标间来报告村景了。①“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②“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③“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④“柴门闻犬吠,

7、风雪夜归人”。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③④①②D.③①④②【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就所给文段来看,作者是按时间顺序来写雪的,从前一天的傍晚到第二天的清晨。再结合上下文,“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是总写,“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与下文“雪月梅”“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