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中考思品真题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中考思品真题试题(含解析)

ID:45851500

大小:43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18

江西省中考思品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西省中考思品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西省中考思品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西省中考思品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西省中考思品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中考思品真题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西省xx年中考思品真题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将所选选项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每小题2分,共16分)1.xx年2月4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______________的意见》,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A.实施乡村振兴战略B.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C.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答案】A【解析】时事题,解析略。2.xx年12月5日,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环境

2、大会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xx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A.“人居环境奖”B.“环境卫士奖”C.“生态环保奖”D.“地球卫士奖”【答案】D【解析】时事题,解析略。3.“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这句古语告诉我们A.要放弃个人利益来维护集体利益B.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C.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D.集体的力量取决于成员数量的多少【答案】C【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集体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根据所学知识,A选项观点本错误,维护集体利益

3、并不意味着要放弃个人利益。B选项观点虽然正确,但与材料无关。D选项观点本身错误,集体的力量不仅取决于成员数量的多少,更取决于成员之间的配合。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表明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所以正确答案选C.4.江西“新时代好少年”段岚玉,从小喜欢看父亲维修电机,逐渐对发明创造产生了兴趣。上初中后,段岚玉开始琢磨和记录平时想到的一些小创意。目前,她已获得一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段岚玉的发明创造主要源于A.父亲的支持和协助B.学校的援助和老师的指导C.她的自尊与自爱D.她的好奇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4、答案】D【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好奇心和独立思考能力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判断能力。A选项“父母的支持和协助”、B选项学校的援助和老师的指导、C选项她的自尊和自爱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段岚玉的发明创造主要源于“她对发明创造产生了兴趣”即她的好奇心和独立思考能力。正确答案选C。1.初中生小丽在公交车上发现一名男子在对身边乘客行窃,如果此时打电话报警,可能会被小偷听到,危及自身安全。此时,小丽最恰当的做法是A.视而不见,明哲保身B.挺身而出,大声呵斥C.灵活机智,暗中提醒D.默不作声,息事宁人【答案】C

5、【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自我保护的认识。青少年在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不仅需要有保护自己的意识和能力,也要有保护自己的智慧和方法,学会自我保护。面对不法侵害,我们要依靠自己的智慧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判断,要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A选项“视而不见明哲保身”和D选项“默不作声,息事宁人”都可能会助长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最终也可能伤害到自己;B选项“挺身而出,大声呵斥”可能会危及自身安全。C选项“灵活机智,暗中提醒”2.针对部分农村小学师资力量薄弱,缺少音乐、美术等专职教师的

6、情况,xx年以来,吉安市吉州区试点推广“专递互助课堂”,借助互联网通信技术,实现课堂远程在线直播和实时互动,将优质教育资源送达偏远、薄弱学校。此举A.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B.有利于保障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C.体现了义务教育强制性的特征D.能够全面消除我国教育不公平的现象【答案】B【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国家保障公民平等接受教育权利的认识。司法保护是司法机关在办理有关未成年人案件时对未成年人的保护,A选项“为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材料中没有体现。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是指让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

7、育是家长、学校和社会的责任,C选项“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材料中没有体现;D选项“能够全面消除我国教育不公平的现象”过于绝对化,应排除。推广“专递互动课堂”有利于保障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正确答案是C。3.自xx年1月1日起,被称为南昌“史上最严”的禁燃烟花爆竹新规正式实施。xx年元旦以来的一个多月里,全市共查处非法燃放烟花爆竹案件96起,罚款84起,拘留15人。在禁燃区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属于A.刑事违法行为B.民事违法行为C.行政违法行为D.严重违法行为【答案】C【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违反行为

8、类别的认识。按照违反的法律,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即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即违反国家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即触犯刑事法律的行为;违宪行为。其中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违法情节比较轻,对社会危害性较小,被称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行为对社会危害最大、性质最严重,属于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应分别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受到法律相应的制裁。根据被查处的违法者所受到的处罚,应该属于行政违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