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ID:45851925

大小:459.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18

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淮安市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苏省淮安市xx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22.0分)1.下表内容是某著名水利工程的相关说明。这项水利工程是要作用部位主要作用鱼嘴将岷江分为内、外二江,外江主要用于排洪,内江主要用于引水灌溉飞沙堰当内江水量超过宝瓶口上限时,多余水量从飞沙堰自行溢出,排入氓江,起到泄洪减灾作用;排出内江水中挟带的沙石,确保内江通畅宝瓶口是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内江水流入宝瓶口后,经过不断分闸调节,形成灌溉成都平原的自流灌溉渠系(  )A.都江堰B.灵渠C.永济渠D.江南河【答案】A【解析】据题干图表中的内容可知,这一著名水利工程是都江堰。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

2、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它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组成,“分水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主要用于排洪;东边叫内江,主要用于灌溉,内江之水通过宝瓶口引入支流,用来灌溉农田。飞沙堰是分水堤坝与宝瓶口之间长120米的滚水坝,在洪水期用于泄洪,并减少泥沙淤积。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都江堰。都江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的相关史实。2.我国历代王朝十分重视对边疆地区的

3、管辖,下列措施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设宣政院②设西域都护③设驻藏大臣④设台湾府A.①③②④B.①②③④C.④②①③D.②①④③【答案】D【解析】西汉设西域都护;元朝设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1727年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管西藏事务;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故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②①④③。故选:D。本题考查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清朝在台湾的建制、清朝设立驻藏大臣,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本题考查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清朝在台湾的建制、清朝设立驻藏大臣,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东京

4、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学习和接受了汉族先进的文化B.北方人迁到江南,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C.城市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D.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答案】C【解析】分析材料可知,《东京梦华录》记载的内容,体现了分析材料可知,体现了瓦子是宋代城内专供人们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勾栏是瓦子内专供舞台演出的地方;瓦子的产生是城市繁荣、商业发展、市民阶层队伍扩大的结果,表明宋代专业化市场得到发展,C选项

5、符合题意。故选:C。本题以《东京梦华录》记载的内容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宋代的社会生活。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宋代社会生活的相关知识点。2.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了近代工业。下列是其以“求富”为口号创办的工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B.福州船政局C.大生纱厂D.轮船招商局【答案】D【解析】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军事工业,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轮船招商局等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D符合题意。故选:D。本题以洋务运动期间,以“求富”为口号创办的工业为切入点,考查洋务运动。本题以洋务运动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

6、历史知识能力。1.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它创办于(  )A.戊戌变法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D.五四运动时期【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戊戌变法时期,作为“新政”,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故选:A。本题以京师大学堂为切入点,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对于戊戌变法的相关史实,注意扎实掌握。2.小芳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一份《西北文化日报》,其中如图所示版面涉及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D.重庆谈判【答案】B【解析】1936年1

7、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临潼华清池实行“兵谏”,逼蔣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结合图中报纸的标题和内容可知B符合题意。故选:B。本题考查西安事变的知识点,重点掌握其影响。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临潼华清池实行“兵谏”,逼蔣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本题考查学生对西安事变知识点的识记能力。掌握西安事变的过程和影响。1.下面是王老师上课时出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