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伞》说课稿

《小红伞》说课稿

ID:45854792

大小:53.7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18

《小红伞》说课稿_第1页
《小红伞》说课稿_第2页
《小红伞》说课稿_第3页
《小红伞》说课稿_第4页
《小红伞》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红伞》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小红伞》说课稿  《小红伞》说课稿  《小红伞》说课稿  《小红伞》说课稿  《小红伞》说课稿    一个优秀的说课稿范文,才能让老师们更好的上好一堂课哦。查看出guo教师资格为您“《小红伞》说课稿”,欢迎您阅读下载!一、教材分析:  小红伞是日常生活中幼儿熟悉的生活用品,将小红伞作为讲述活动中的内容,围绕小红伞让幼儿展开想象,表达故事情节,符合中班幼儿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讲述活动《小红伞》语言生动形象,情节简明有趣。中班幼儿已具有了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通过开展此活动,能让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

2、养。  二、目标分析:  《纲要》中指出:“幼儿实际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幼儿园教育内容范畴的划分是相对的,教育过程中应依据幼儿的学习特点进行整合处理,以使幼儿通过真实而有意义的活动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获得完整的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根据中班幼儿的特点以及《纲要》中的语言活动目标,我确定了情感、语言、想象方面的目标。具体的活动目标为:  1、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讲述“如何利用小红伞帮助别人、保护自己”的过程。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让幼儿体验到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情。  三、活动

3、准备:  1、物质准备:小兔头饰、小红伞每人一把,录音机,录有节奏欢快和沉重缓慢的音乐磁带。  2、环境准备:果树林、蘑菇地。  3、情境表演的准备:主配班老师、幼儿分别扮演兔妈妈、兔爷爷、兔奶奶、小刺猬、大灰狼、小兔。  四、教法和学法  教师是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此次活动中我以热情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活动中力求形****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创设故事环境,利用游戏法、情境教学法,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生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真正体现玩中学、学中乐。  幼儿方面主要通过视、听、讲结合法和讨论法来引导幼儿发现

4、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体验法让幼儿获得成功的快乐,使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得到发展。  五、活动过程  我采用“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原则来组织本次活动,设计程序为:情境导入—情境体验—故事讲述—体验快乐—活动延伸。下面我具体地来说一说: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导语:孩子们,我们去摘些蘑菇送给爷爷奶奶吧。不过今天天灰蒙蒙的,可能要下雨,怎么办呢?(幼儿扮演小兔,老师扮演兔妈妈)  (二)情境体验  1、伴随节奏鲜明的音乐,兔妈妈和小兔子来到果园。看到:  情境一:小刺猬踮着脚怎么也够不着果子

5、。  兔妈妈提出三个问题,引导小兔思考问:  1)果园里有谁,它在干什么?  2)为什么刺猬摘不到果子?  3)我们怎样才能帮助小刺猬摘到树上的果子?  情境二:一只小兔用小红伞摘果子。  引导小兔观察、思考并表述:  1)这只小兔对刺猬说了什么?  2)它是怎样帮助刺猬的?  2、伴随节奏欢快的音乐,大家来到了蘑菇地。(音乐转换:由节奏欢快的音乐转为沉重缓慢的音乐)发现:  情境三:蘑菇地的远处走来一只大灰狼。  1、提出问题:  1)看!谁来了?  2)能不能伤害大灰狼,为什么?  3)怎样既不伤害大灰狼,又能迅速安全

6、地躲开它?  2、兔妈妈引导小兔讨论,并确定最佳方案:撑开小红伞,当作红蘑菇,藏在伞下面,躲过大灰狼。(播放节奏欢快的音乐)  (三)故事讲述  情境四:兔妈妈带着兔宝宝来到奶奶家。  兔妈妈鼓励兔宝宝,将自己一路上的经历讲给兔爷爷和兔奶奶听。(引导幼儿将自己利用小红伞帮助小刺猬和躲过大灰狼的过程讲述清楚)  (四)体验快乐  音乐表演“快乐舞”。  (五)活动延伸  在区角投放相关头饰让孩子继续表演、讲述故事内容,也可以将故事内容画出来,装订成小图书,让孩子讲述,进一步培养幼儿对讲述活动的兴趣。  评析:  1、通过角色

7、的扮演、语言的表述将幼儿带入故事情境中,一下子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自然、亲切,再以过渡性的提问引出小红伞直接揭示课题,也为下一个环节作一个良好的铺垫。  2、情境体验的环节中教者以音乐贯穿于情境一、情境二、情境三中,一是发挥音乐的教育功能,二是让幼儿体验到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喜悦心情。  3、通过看看、想想、说说,孩子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教者则发挥了引导者的作用。孩子的想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都给予积极的评价。如果有孩子能提到讲述中的内容,就请他表演情境;反之,情境二的预设,也为下一个讲述内容作准备。  4、心理学研究

8、表明:视听结合,感知效果最佳。情境二所提供的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作用于幼儿的眼、耳,颇有新意,能牢牢抓住孩子兴趣,促进其思维的发展,提高了对讲述内容的记忆效果。  5、以音乐的变化让幼儿感受到情境的变化,引出新的学习内容。环节过渡自然、流畅。  6、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部分,教者通过开放性的问题,让孩子结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