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宏观经济学》第八讲货币供给

《中级宏观经济学》第八讲货币供给

ID:45861616

大小:1.02 MB

页数:69页

时间:2019-11-18

《中级宏观经济学》第八讲货币供给_第1页
《中级宏观经济学》第八讲货币供给_第2页
《中级宏观经济学》第八讲货币供给_第3页
《中级宏观经济学》第八讲货币供给_第4页
《中级宏观经济学》第八讲货币供给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级宏观经济学》第八讲货币供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八讲货币供给一、货币的涵义与计量(一)货币的涵义及本质货币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地说,货币就是人们普遍接受的的,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标准物品。广义地说,货币是用作交换媒介、价值尺度、支付手段、价值贮藏的物品。1.马克思的货币定义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其要点:(1)货币是商品。货币与其他商品一样,都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2)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与普通商品的区别在于:一方面,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另一方面,货币具有直接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能力,成为一般

2、的交换手段。(3)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是在一个国家或民族市场范围内长期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4)货币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在不同的社会形态里,货币反映着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2.西方经济学中常见的货币定义在西方经济学中有关货币的定义的主要代表性观点有:(1)货币金属论。这种观点认为货币就是贵金属。其理论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朴素的金属学说。(2)货币名目论或符号论。该定义否认货币的商品属性和货币的实质价值,认为货币只是一种便于交换的技术工具,是由法律规定的换取财富的价值符号,是一种观念的计算单位。(3)货币数量论。该观点认为货币价值是由货币供

3、给的数量所决定的。其代表人物是弗里德曼。(4)货币职能论。货币是交易的媒介、计量的标准、保存价值的手段、延期支付的手段。现代货币的定义一般表述为:凡是在商品与劳务交易和债务清偿中,可作为交易媒介与支付工具、被普遍接受的手段就是货币。(二)货币的计量1.货币层次的划分货币层次划分标准是金融资产的流动性程度。所谓“流动性”,指一种资产具有能够及时变为现实的购买力,而使持有人又不蒙受任何损失的能力,即一种资产变为现款的能力。其中,流动性大或强的货币有现金、活期存款等,这些货币能直接进入市场,购买力最强;流动性较低或较弱的货币,如各种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等。按国际货币基金组

4、织(IMF)的口径,在一般情况下,货币可区分以下三个层次:第一,M0,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金,包括流通中居民手中的现金和企业单位的备用金。第二,M1,即狭义货币。它等于现金与活期存款之和:M1=M0+活期存款。许多国家都把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主要措施放在这一层次,使之成为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对象。第三,M2,即广义货币。它是由狭义货币加准货币构成的:M2=M1+准货币=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其他存款(外币存款)等。所谓准货币,也叫亚货币或近似货币,一般由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各种可以提取的“通知放款”以及各种短期的信用工具,如短期国库券、

5、银行承兑汇票等构成。M2与M1相比,内容、范围更广泛。它包括了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货币购买力的货币形式。近年来,西方国家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指标有逐步由M1向M2转变的趋势。虽然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不能立即用来作为支付手段,但也不难变为支付工具。而且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名义收入。M2流动性不如M1,但比债券、股票之类变为交换媒介不太容易或不能保持原价值的非货币资产而言,流动性还相当大。除此之外,还涉及到一些货币层次,如M3、L或M4,其中,M3=M32+其它金融机构(或非商业银行机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其他存款。L或M4=M3+金融机构以外的短期流动资产或短期金融工具(即:政

6、府短期公债+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等)。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公布的货币供应量指标有四个层次:M1=流通中的通货+所有存款机构的支票性存款M2=M1+所有存款机构的小额(10万美元以下)定期存款+所有存款机构的储蓄存款+隔夜回购协议M3=M2+所有存款机构的大额定期存款+定期回购协议L=M3+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美国储蓄债券、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短期政府公债券等)中国对货币层次的研究起步较晚,参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口径,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所公布的货币层次划分的口径如下:M0=流通中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其他存款M3=M2+金融

7、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其中,M1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2、M3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与M1之差是准货币量。表8-1中国1990-2006年货币供应量(亿元)图8-1中国1990-2006年货币供应量2.货币层次划分的意义首先,它能够为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决策提供一个清晰的货币流通结构图,有助于中央银行了解不同层次的货币领域之内的问题,以采取不同的措施加以控制,并及时观察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其次,它有助于中央银行观察分析国民经济的动态变化。二、货币创造与货币供给量的决定(一)货币供给的含义及作用所谓货币供给,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

8、造、扩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