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D:45869497

大小:344.5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18

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滁州市明光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徽省明光中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地理试卷得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60分,每小题2分)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但是两地区的地理环境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据此回答1—3题:1.下列农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是()A.春小麦、高粱、玉米B.大豆、甜菜、棉花C.冬小麦、油菜、水稻D.春小麦、棉花、梨2.能够体现长江三角洲区域特征的是()①位于东部沿海南部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③水稻土④水田⑤水稻种植业⑥综合性工业基地⑦

2、重工业基地⑧旱地耕作业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②③⑦⑧D.⑤⑥⑦⑧3.松嫩平原与长江三角洲气候的共同点是雨热同期,原因是(  )A.同属温带地区B.气候的大陆性强C.同属东部季风区D.都是平原地区4.我国三大自然区是指()A、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东部季风区B、西部干旱和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东部季风区C、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西南内陆区、东部季风区D、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东部沿海区5.下列哪项不能正确表述全球定位系统()A.GPS就是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静态导航

3、和定位的系统B.GPS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和用户设备部分C.GPS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确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D.GPS现在被广泛地应用于区域地理环境的研究之中6.有的渔民已利用GIS技术来寻找鱼群、如果普遍引用这一技术A.可以使捕鱼量持续增长B.可能导致过度捕捞,使渔业资源枯竭C.绝对会增加渔业生产成本D.会加大对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渔业生产持续发展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第7题。7.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

4、下水漏斗区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D.由于有水源,以井为中心的地区农牧业活动较多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读图,回答8—10题。8.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B.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C.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9.这些新出现的沙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所致B.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所致C.是降水减少,蒸发加剧的结果D.是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地区推进的结果10.在

5、这些沙漠化地区,人们解决生活燃料问题最为可取的方式是A.结合积蓄肥料,大力发展沼气B.结合植树造林,大力发展薪炭林C.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D.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开发利用小水电读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回答11—13题。11.全球荒漠分布地区主要受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①热带季风气候②热带沙漠气候③温带大陆性气候④亚热带季风气候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2.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3600万平方千米,而且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中不包括A.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B.水资

6、源的不合理利用C.乱垦滥伐、砍伐森林D.全球CO2排放量增加13.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最大、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冬春沙尘暴天气频发。下列受沙尘暴天气危害较重严重的一组城市是A.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银川B.成都、武汉、南京C.沈阳、天津、青岛D.贵阳、昆明、重庆14.汉代以来,塔里木盆地南缘人类生产活动范围沿河流迁移的总趋势是()A.向两侧迁移B.从上中游向下游方向迁移 C.往返迁移D.从下游向上游方向迁移15.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A.人口增长过快B、水源不足C、劳动力不足D

7、、气温日较差大16.森林作为环境资源在干旱地区的主要作用是()A、净化空气、吸烟滞尘B、涵养水源、保持水土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D、美化环境、减弱噪声有学者认为:森林界限简称林线,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由于低温(月平均最高气温在7℃以下)、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林线海拔高度分布图”,据此完成17—18题。17.影响我国东北地区林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纬度C.夏季风D.海陆位置18.下列有关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主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8、甲地——石漠化B.乙地——沙漠化C.丙地——水土流失D.丁地——土壤盐碱化下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分布示意图,图中水库水面海拔165米。读图,完成19-20题。19.图中古牌坊与甲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1050米  B.985米C.915米  D.790米20.图中村落因多古祠堂、古民居、古牌坊等而著名,驴友小王想拍摄村落全貌,在①②③④处应选择的拍摄点是(  )A.①处   B.②处C.③处   D.④处读右图,完成21—22题。21.下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