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十一:启示类材料题答题模板

2020年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十一:启示类材料题答题模板

ID:45871125

大小:300.5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18

 2020年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十一:启示类材料题答题模板_第1页
 2020年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十一:启示类材料题答题模板_第2页
 2020年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十一:启示类材料题答题模板_第3页
 2020年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十一:启示类材料题答题模板_第4页
 2020年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十一:启示类材料题答题模板_第5页
资源描述:

《 2020年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十一:启示类材料题答题模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20年高考历史解题模板专题:启示类材料题解题模板题型特点启示、认识类非选择题的设问一般含有以下引导词语:认识、启示、说明、看法、见解、感想、观点、借鉴、经验教训、态度、对策、建议、主张等。此类型设问主要是就某一个(类)特定的历史问题要求学生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一般出现在非选择题设问的最后部分,与前面设问的解答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旨在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层次、历史认知水平、历史感悟能力。解题方法1.启示类:一般从经验、教训方面思考,侧重从要怎么样、不要怎么样两方面回答。2.认识类:侧重从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怎么样的角

2、度回答。解答这类题目,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把历史现象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思考,紧扣题目归纳总结出一些规律性认识,切忌脱离题目泛泛而谈。3.认识、启示类设问答题注意事项:(1)对问题的总体把握,一般可从原因、内容(过程)、影响(意义)等几大方面入手。这种认识一定要抓住主干与本质。(2)对问题的认识、启示,只需亮明观点,不必展开分析。(3)由某一具体问题谈对一类问题的看法,就要说明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从原因与影响入手)、应对方法(从过程、内容入手)等。(4)通过问题对现实作出预测,要从原因、影响入手,同时还要密切联系现实,得出

3、与现实主旨思想一致的结论。实践演练1.(2019江苏卷24B节选)甘地的思想是留给印度和世界的一笔宝贵遗产。阅读下列材料:道德转变来使无情的资本主义秩序变得有人情味儿……德国绿党创始人佩特拉·凯莉曾公开宣称:“在我们政治生活的某些特定领域,我们受到了甘地的巨大启发……把有责任地使用原料作为以生态为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的一部分,会降低以我们的名义继续暴力政策的危险。”——[印度]P.A.纳扎里斯《甘地:杰出的领袖》(2)甘地思想对当代工业社会而言,“是一付适当的解毒剂”。据材料二,指出甘地思想对解决当今工业社会弊端应有的启示。(3分)【解析

4、】(2)据材料二“在道德规范和经济之间建立一种联系…使无情的资本主义秩序变得有人情味..把有责任的使用原料作为以生态为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的一部分…”结合甘地非暴力不合作的政治思想从道德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及解决争端的和平方式进行分析。【答案】(2)启示:在经济发展中注重道德建设;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2.(2018天津卷13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日中国不受法则必亡是已……然则救之之道当何如?曰:痛除八股而大讲西学……约而论之,西洋今日,业无论兵、农、工、商,治无论家、国、天下,蔑(无)一事焉不资于学……公等

5、从事西学之后,平心察理,然后知中国从来政教之少是而多非。即吾圣人之精意微言,亦必既通西学之后,以归求反观,而后有以窥其精微,而服其为不可易也。——严复《救亡决论》(1895年)材料二不佞垂老,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严复《与熊纯如书》(1918年)材料三就世界观和基本的价值观而言,严复是一个西方文明的十足的崇拜者:这导致他对中国的传统进行无情的批判……笼统地把当时全部儒家学派都视为思想的废物而不屑一顾……医治中国的弊病只能利

6、用西方的思想和价值观。——[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国晚清史》(4)综上,结合当今时代,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2分)【答案】(4)看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既要继承,也要反思;要增强文化自信;对于传统文化如何扬弃,既要放到具体时空予以具体分析,也要在一个长时段内加以总体评判。【解析】(4)对于任何一个历史现象,包括传统文化,我们首先要坚持两分法,从而得出答案: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既要继承,也要反思;再结合目前的习总书记的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及严复对传统文化

7、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看法,得出答案:要增强文化自信;对于传统文化如何扬弃,既要放到具体时空予以具体分析,也要在一个长时段内加以总体评判。3.(2018天津卷14节选)2015年,习近平主席指出:“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前5世纪,希腊联军在希波战争中取得胜利。其间,以雅典为首组建了提洛同盟,雅典国力进一步增强,这引起原有霸主斯巴达及其领导的伯罗奔尼撒同盟的敌视。在伯利克里时期,双方矛盾不断加剧,最终导致战争爆发。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

8、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认为,“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和因而引起斯巴达的恐惧”。后人把这一现象称为“修昔底德陷阱”。——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材料二如果德国认为更大的物质权力优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