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

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

ID:45886741

大小:407.50 KB

页数:91页

时间:2019-11-19

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_第1页
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_第2页
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_第3页
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_第4页
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选自《论语子罕》注: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1)有仙则名名:出名,有名(2)斯是陋室斯:这(3)谈笑有鸿儒鸿儒:博学的

2、人(4)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文书16、翻译下列句子。(4分)(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2)或曰:“陋,如之何?”有人说:“那里非常落后闭塞,不开化,怎么能住呢?”17、【甲】【乙】两段文字中“何陋之有”的根本原因分别是“惟吾德馨”和“君子居之”。(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18、两段文字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从中你能看出“君子”应具有怎样的情操?(4分)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xx·北京中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

3、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4.下列各组加点词句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天时不如地利自云先是闻秦时乱B.地利不如人和至若春和景明C.环二攻之而不胜此所谓战胜于朝廷D.池非不深也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5.用现代汉语翻译词句。(2分)委而去之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依据全文对“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甲】只要有规定的边疆界线,有限要的山河,有强大的武力,就能使人民安居乐业,巩固国防,威慑天下。【乙】使人们定居下来保证他们不迁徙,靠划定边界是不行的;巩固国防靠山河的险峻是不行的;威慑天下靠武力强大是不行的。7.结合上下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说明这段文字共同体现了

5、怎样的思想。(3分)【链接材料】勾践①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②。”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③矣,请报之。”……果行,国人皆劝④。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⑤?”是故败吴于囿⑥,又败之于没⑦,又郊败之。(选自《国语·勾践灭

6、吴》)注:①“勾践”春秋时期越国国君。他曾被吴王夫差打败。②“更”改正。③“节”节制。④“劝”勉励。⑤“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谁有我们这么好的国君啊,能不为他拼死作战吗?⑥“囿”古地名。⑦“没”古地名。答:_____________________4.答案:C【解析】4题中A项“时”意思分别为“时令”和“时间”。B项中分别为“和睦”“和煦”。C项中同为“胜利”。D中分别为“护城河”“池塘”。5.答案:(守城者)弃城而逃【解析】此题需要学生注意补充主语是守城者。6.答案:乙【解析】题中乙句子的理解符合文章的文意

7、,甲句子句意过于极端且不能体现“得到多助”意思。7.答案:得道多助【解析】题中两段文字共同体现的思想是“得道多助”,此题需要学生注意的是“共同”二字的含义。(xx·泉州中考)[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三房十四叔,非不勤读,只为傲气太胜,自满自足,遂不能有所成。京城之中,亦多有自满之人。识者见之,发一冷笑而已。又有当名士者,鄙科名为粪土,

8、或好作诗古文,或好讲考据,或好谈理学,嚣嚣①然自以为压倒一切矣。自识者观之,彼其所造,曾无几何,亦足发一冷笑而已。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 诸弟平日皆恂恂②退让,第累年小试不售③,恐因愤激之久,致生骄惰之气,故特作书戒之。务望细思吾言而深省焉!幸甚幸甚!国藩手草。(选自《曾国藩家书》)注:①嚣嚣:喧哗,吵闹。这里指沸沸扬扬。 ②恂恂:恭谨温顺的样子   ③不售:不中。5.下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