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望夫山》原文及鉴赏

爱国诗《望夫山》原文及鉴赏

ID:45894782

大小:54.1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9

爱国诗《望夫山》原文及鉴赏_第1页
爱国诗《望夫山》原文及鉴赏_第2页
爱国诗《望夫山》原文及鉴赏_第3页
资源描述:

《爱国诗《望夫山》原文及鉴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爱国诗《望夫山》原文及鉴赏    《望夫山》原文    终日望夫夫不归    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    只似当时初望时    《望夫山》鉴赏    传说古时候有一位妇女思念远出的丈夫立在山头守望不回天长日久竟化为石头这个古老而动人的传说在民间流行相当普遍这首诗所指的望夫山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北唐时属和州此诗题下原注“正对和州郡楼”可见作于刘禹锡和州刺史任上    全诗紧扣题目通篇只在“望”字上做文章“望”字三见诗意也推进了三层一、二句从“望夫石”的传说入题是第一层“终日”即从早到晚又含有日复一日时间久远之意可见“望”者一往情深

2、;“望夫”而“夫不归”是女子化石的原因“夫”字叠用形成句中顶针格意转声连便觉节奏舒缓音韵悠扬次句重在“苦相思”三字正是“化为石不回头”(王建《望夫石》)表现出女子对爱情的坚贞三句“望来已是几千载”比“终日望夫”意思更进一层望夫石守候山头风雨不动几千年如一日——这大大突出了那痴恋的执着“望夫”的题意至此似已淋漓尽致殊不知在写“几千载”久望之后末句突然出现“初望”二字这出乎意外又尽情入理因为“初望”的心情最迫切写久望只如初望就有力地表现了相思之情的真挚和深切这里“望”字第三次出现把诗情引向新的高度三、四句层次上有递进关系但通过“已是”与“只似”

3、虚词的呼应又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这首诗是深含寓意的刘禹锡在永贞革新运动失败后政治上备遭打击和迫害长流边州思念京国的心情一直很迫切此诗即借咏望夫石寄托这种情怀诗意并不在题中同期诗作有《历阳书事七十韵》其中“望夫人化石梦帝日环营”两句就是此诗最好的注脚纯用比体深于寄意是此诗写作上第一个特点    此诗用意虽深语言却朴质无华“望”字一篇之中凡三致意诗意在用字重复的过程中步步深化    这种反复咏叹突出主题的手法形象地再现了诗人思归之情含蓄地表达了他坚贞不渝的志行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作峰头望故乡”与此诗有相同

4、的寄意但柳诗“望故乡”用意显而诗境刻意造奇;此诗不直接写“望故乡”之意却通过写石人“望夫”巧妙地传达出来用意深而具有单纯明快之美陈师道因而称赞它“语虽拙而意工”这是此诗写作上又一特点    《望夫山》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为匈奴族后裔因避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刘禹锡出生于嘉兴(今属浙江)公元793年(贞元九年)与柳宗元同榜登进士第一同参与永贞(805806)革新结果一同贬谪远郡历尽坎坷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秘书监分司东都的闲职后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其

5、诗精炼含蓄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曾自编其著述为“四十通”又删取四分之一为“集略”今都不传《新唐书·艺文志》载《刘禹锡集》40卷宋初亡佚10卷宋敏求搜集遗佚辑为《外集》10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