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师晋师灭夏阳》原文

《虞师晋师灭夏阳》原文

ID:45895125

大小:64.4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9

《虞师晋师灭夏阳》原文_第1页
《虞师晋师灭夏阳》原文_第2页
《虞师晋师灭夏阳》原文_第3页
《虞师晋师灭夏阳》原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虞师晋师灭夏阳》原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虞师晋师灭夏阳》原文    虞师晋师灭夏阳(选自《榖梁传·僖公二年》)【原文】    非国而曰“灭”重夏阳也①虞无师其曰“师”何也以其先晋不可以不言师也②其先晋何也为主乎灭夏阳也③“夏阳者”虞、虢之塞邑也灭夏阳而虞、虢举矣④    虞之为主乎灭夏阳何也晋献公欲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⑤”公曰:“此晋国之宝也如受吾币而不借吾道则如之何”荀息曰:“此小国之所以事大国也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币;如受吾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厩而置之外厩也⑥”公曰:“宫之奇存焉必不使受之也”荀息曰:“宫之奇之为人也达心而懦又少长于君⑦达心则其言略懦则不能

2、强谏少长于君则君轻之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国之后此中知以上乃能虑之⑧臣料虞君中知以下也”    公遂借道而伐虢宫之奇谏曰:“晋国之使者其辞卑而币重必不便于虞”虞公弗听遂受其币而借之道宫之奇又谏曰:“语曰:‘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挈其妻子以奔曹⑨    献公亡虢五年而后举虞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⑩”    【注释】①夏阳:《左传》作“下阳”春秋时虢(guó)国边邑名靠近虞国在今山西平陆县东北此句意为:按照《春秋》说法只有攻下一个国家才叫“灭”而今夏阳并非一个国家为什么也称“灭”呢这是因为要强调夏阳的重要    ②“以其先晋”句:因为它在晋国之前把

3、夏阳推到了死地所以不能不说“虞师”    ③“其先晋何也”句:为什么说它在晋国之前把夏阳推到了死地呢因为它是使夏阳遭到灭亡的主要因素有指责其起着“首恶”作用的意思    ④举攻下    ⑤屈产之乘:屈地所产的马垂棘之璧:垂棘所出的美玉    ⑥中府:宫中藏财宝的府库外府:宫外的府库中厩:宫内的马厩外厩:宫外的马厩    ⑦达心:心中明白事理懦:软弱不坚强少长(zhǎng)于君:谓与虞君从小生活在一起以至长大成人    ⑧中知:中等智力    ⑨挈:用手提此指带领    ⑩操:拿着马齿加长:马的年龄增大了马一岁增一齿故云    【鉴赏】本文旨在解释《春秋》僖公二年经文“虞师、

4、晋师灭夏阳”的深刻含义第一段提出并详尽分析了在记述夏阳被灭这件事上为什么非国而曰“灭”、无师而称“师”之所以这样写是有意要突出夏阳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以及虞在夏阳被灭这件事情上所起的不良作用夏阳本为虞、虢之间的要塞灭之便可以轻而易举地取得虢;而虢亡虞也就难保虞假道与晋实际上是等于虞出兵助晋灭了夏阳这就是本段认为要用“灭”字和“师”字的用意所在也揭示出了将“虞师”置于“晋师”前的微妙含义接下来一段叙述晋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的本事末段写虢灭之后虞亦自食其果不久亦为晋所灭    全文围绕对“灭”字和“师”字的解释而展开表达了作者认为在晋灭夏阳这件事情上虞应负有不可推卸

5、之责任的看法其写虞君之失一是只贪求眼前宝玉玩好而不计国家长远利益;二是不听宫之奇之谏有此二失不但使夏阳遭灭、虢受其害自己亦难逃一劫文章最后特地将荀息牵马操璧的话记下可说是对利令智昏的虞公的绝妙讽刺尤其是文中通过献公和荀息、虞公和宫之奇两对君臣们不同个性的描写非常有说服力地揭露了双方胜败的原因并总结败方教训寓意十分深刻结尾荀息牵马操璧得意洋洋地在献公面前说的那番打趣的话真是机趣横生耐人寻味!    文中叙事以对话为主言语间将人物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如虞公的利令智昏、鼠目寸光献公的纳谏从流宫之奇的通达事理而又胆小怯懦尤其是荀息对虞国、虞公、宫之奇的一番分析生动妥帖诙谐周密充分显

6、示出了他的老谋深算、洞察明辨再加之以结尾的玩笑之语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妙评此一事《左氏》《公》《榖》各擅其妙《左》载宫之奇语详得妙此篇宫之奇语略得妙《公羊》载虞公抱璧牵马献公戏得妙;此篇荀息牵马操璧自戏得妙俱算上乘文字然至荀息料事处独此篇最为曲尽所云“玩好在耳目”数语利令智昏千古龟鉴较之《左传》《公羊》尤见得结构精神    ——清·林云铭《古文析义初编》卷二    全篇总是写虞师主灭夏阳笔端清婉迅快无比中间“玩好在耳目之前”一段尤异样出色祸患之成往往堕此古今所同慨也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三    经书先虞后晋之故左氏以为贿《公羊》以为首恶《榖

7、梁》以为重夏阳灭夏阳而虞、虢举皆深得圣人之旨左氏僖五年晋执虞公传载宫之奇谏词洞达国势谙悉情理所言痛切详尽似非言略而不能强谏者也此叙荀息料事处详叙宫之奇进谏处略正可参阅    ——清·高嵣《榖梁传钞》    叙事处与左氏详略不同正于不同处擅胜一结尤趣    ——清·唐德宜《古文翼》卷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