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3124例临床应用体会

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3124例临床应用体会

ID:45906230

大小:5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9

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3124例临床应用体会_第1页
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3124例临床应用体会_第2页
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3124例临床应用体会_第3页
资源描述:

《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3124例临床应用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3124例临床应用体会【关键词】改良式子宫我院自1999年1月〜2004年12月运用改良式了宫下段剖宫产术,并在此方法上加以改进,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9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分娩总数9120例,剖宫产3124例,全部运用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孕妇年龄20〜40岁,孕周34〜43周。剖宫产指征:头盆不称910例,胎儿窘迫360例,羊水减少750例,臀位150例,横位5例,双胎50例,前置胎盘10例,妊高征260例,脐带脱垂3例,瘢痕子宫270例,过期妊娠66例,余为胎膜早破、

2、珍贵胎儿、要求手术等290例。1.2手术方法(1)耻骨联合上4〜5cm,横直切口10〜12cm。横行切开皮肤。(2)正中切开皮下脂肪2〜3cm,深达前鞘并切开前鞘1〜2cm,向两侧钝性分离脂肪层,横行剪开腹直肌前鞘与皮肤切口等长。(3)在切口正中提起上、下切缘,用剪刀剪开筋膜在白线的粘连部位,不必游离前鞘与腹直肌间隙,用血管钳自正中分开腹直肌,术者与助手各用双手示、中指重叠后向两侧拉开松解腹直肌。(4)钝性分离腹膜外脂肪,切口上端腹腔膜薄而透明,提起腹膜以止血钳打洞,用手向两侧撕开扩大腹膜切口。(5)暴露子宫下段,提起膀胱子宫腹膜反折,以止血

3、钳钝性分开一小口,用手指向两侧横行分离长约10cm,不必下推膀胱。于此处用止血钳钝性分离子宫下段肌层约1〜2cm,用手指向两侧撕开子宫下段肌层约10cm,破膜、吸净羊水,常规取出胎儿,娩出胎盘,干纱布擦拭宫腔,生理盐水冲洗宫腔。(6)1号合成肠线连续单层缝合子宫肌层,同线连续缝合腹膜反折。(7)2〜0号肠线连续缝合腹膜,同线间断缝合腹直肌1〜2针(8)1号合成肠线连续缝合腹直肌前鞘。(9)生理盐水冲洗切口。4号丝线间断缝合皮肤及皮下脂肪5针,对合皮肤,无菌伤口贴覆盖切口,不用腹带,术后5〜7天腹部切口拆线。2结果3124例剖宫产术后产妇,腹部

4、切口全部一期愈合,均无出现术后感染、脂肪液化、晩期产后出血等并发症。3体会(1)此术式切口比卜•腹横弧形Pfannen-stiel切口位置高,分离腹直肌易于撕拉并月.剥离面小不易出血,术野宽大易操作。(2)开腹时皮下脂肪采取撕拉的方法,使走行于其中的血管、神经借助于本身的弹性完整地保留下来,减少了术中出血,术后血运丰富,切口愈合好。(3)腹膜切口钝性分开扩大,不易损伤肠管及膀胱。(4)子宫切口钝性分离不易损伤胎儿,出血少,并且不易同吋破膜,可避免羊水栓塞。(5)子宫肌层单层连续缝合,操作简单、迅速、止血效果好。子宫是缩复器官,只要缝线无损,不

5、必顾虑切口裂开,且可避免缝合过密所致组织坏死。(6)皮下脂肪及皮肤用三角针4号丝线间断缝合,一般5针可将切缘对合整齐,两针间不需艾利丝钳夹,可避免钳夹后皮肤切缘受损、坏死,愈合良好。综上所述,改良式剖宫产经过临床验证,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出血少、术后发病率低、恢复快、切口愈合好且美观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编辑陆华)作者单位:071200河北省安国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作者:伊灵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