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脾汤治疗气血亏虚型失眠70例观察

归脾汤治疗气血亏虚型失眠70例观察

ID:45906574

大小:6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9

归脾汤治疗气血亏虚型失眠70例观察_第1页
归脾汤治疗气血亏虚型失眠70例观察_第2页
归脾汤治疗气血亏虚型失眠70例观察_第3页
归脾汤治疗气血亏虚型失眠70例观察_第4页
归脾汤治疗气血亏虚型失眠70例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归脾汤治疗气血亏虚型失眠70例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归脾汤治疗气血亏虚型失眠70例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归脾汤治疗气血亏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140例气血亏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成甲组(70例)、乙组(70例)。乙组采用艾司哇仑治疗,甲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归脾汤治疗,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并评价1个疗程后的疗效。结果:甲组的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乙组的71.4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甲组发生不良反应7例,占10.00%;乙组发生不良反应38例,占54.29%,差异明显。结论:归脾汤治疗气血亏虚型失眠疗效好,可减少西药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关键词】归脾汤;气血亏虚型;失眠失眠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发

2、病原因与坏境、个体、躯体、精神、情绪及安眠药或戒酒者的戒断反应有关。失眠可给患者带来极人的痛苦,并对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根据近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失眠发生率达到30%以上[1]。临床治疗失眠常采用西药,但其毒副作用较大⑵。为了寻求一种治疗失眠的有效、安全方法,我院2013年3月〜2014年6月对70例气血亏虚型失眠患者采用归脾汤联合艾司呼仑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失眠患者140例,男性63例,女性77例;年龄19〜79岁,平均年龄(58.6±2.3)岁;病程1个月〜25年,平均病程(7.7±1.6)年。所有患者均

3、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关于失眠症的诊断标准,均为气血亏虚型,均出现睡眠障碍及不同程度的多梦、心悸、健忘、醒后不易再入睡、疲乏、面色少华等症状。将患者随机分成甲组、乙组,各70例。两组的基木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所有患者均无各系统疾病,实验室检查均正常。1.2方法给予乙组患者艾司呼仑(天津华津制笏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1141),lmg/次,睡前口服。甲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归脾汤治疗,处方:黄罠20g,酸枣仁(炒)15g,白术、龙眼肉、茯苓、人参、当归、?绕各10g,木香6g,廿草、生姜各3g,大枣3枚。随证加减:痰湿热者,加黄连、

4、梔子、竹茹;脫闷者,加陈皮、半夏;肝火甚者,加夏枯草、龙胆草。1剂/d,水煎200ml,下午、睡前分服2次。两组患者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评价1个疗程后的疗效,治疗期间均停服其他镇静催眠的药物。1.3疗效判定标准治愈:睡眠时间正常,总睡眠时间>6h,少梦、入睡时间3h,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睡眠有所改善,总睡眠时间增加W3ho无效:睡眠时间、临床症状等均无变化,甚至加重。1.4统计学处理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疗效甲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1两组患者疗

5、效比较[n(%)2.2不良反应甲组发生不良反应7例,占10.00%,均为轻度的嗜睡、眩晕。乙组发生不良反应38例,占54.29%,其中嗜睡乏力25例、胃皖胀满14例、眩晕12例、心悸8例、便秘6例。3讨论失眠属中医“不寐”范畴。失眠病位主要位于心脏,其次为肝、脾胃、肾等脏器。机体脏器、人体阴阳之气均不能止常、协调地运行,就会发生睡眠障碍。睡眠环境突然改变可造成人生理上的反应,从而失眠;长期服用抗抑郁、催眠药,一旦戒掉会出现戒断症状,吸烟、睡前饮茶、咖啡等不良习惯的增多也会造成失眠;社会竞争的压力、学习的压力或某个事件导致情绪持续性低落、紧张、恐惧、郁怒、焦虑等不良心理,是引

6、起失眠的重要因素;身体疾病,如肾病、心脏病、哮喘等及过分迷信睡眠质量越高,就百病不侵者,从而加大睡眠压力,均是造成失眠的原因。一旦失眠就会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阴阳失调、气血亏虚,轻者不易入睡或睡后易醒,醒后入睡困难,重者彻夜难眠。正如《灵枢?营卫生会》道:“营气衰弱而卫气内伐,因而昼无精,夜不寐[3]。”《景岳全书?不寐》道:“劳倦思虑过多者,必血液耗亡,神魂失主,故不寐[4]。”说明失眠的主要原因为心主血脉、脾化血统血,心脾不足而气血亏虚;过度劳累或思虑,心血受损,直接影响脾的运化及统血作用,故气血亏虚。治疗失眠应采取补益心脾为主要原则。失眠患者若使用抗抑郁及催眠药物治疗

7、常常会出现毒副作用,特别是老年人更易出现不良反应。归脾汤中黄罠、白术、人参、生姜益气健脾;酸枣仁滋养心肝、宁心安神;龙眼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茯苓健脾安神;当归活血补血;?绕安神益智;木香理气醒脾;生姜、大枣安中养脾;甘草起调和作用。诸药合用健脾益气、宁心安神。有研究显示,中药既能降低抗抑郁及催眠药物的毒副作用,又能提高其治疗失眠的疗效。本研究甲组采用归脾汤联合艾司卩坐仑治疗,二者相辅相成,优势互补,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艾司醴仑组(P〈0.05),且不良反应小。与郑强[5]文献结果总有效率90.91%基本一致。由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