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提问方式指南

答辩提问方式指南

ID:45925008

大小:51.9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9

答辩提问方式指南_第1页
答辩提问方式指南_第2页
答辩提问方式指南_第3页
资源描述:

《答辩提问方式指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答辩提问方式指南    在毕业论文答辩会上主答辩老师的提问方式会影响到组织答辩会目的的实现以及学员答辩水平的发挥主答辩老师有必要讲究自己的提问方式    1.提问要贯彻先易后难原则    主答辩老师给每位答辩者一般要提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问题这些要提的问题以按先易后难的次序提问为好所提的第一个问题一般应该考虑到是学员答得出并且答得好的问题学员第一个问题答好就会放松紧张心理增强“我”能答好的信心从而有利于在以后几个问题的答辩中发挥出正常水平反之如果提问的第一个问题就答不上来学员就会背上心理包袱加剧紧张产生慌乱这势必会影响到对后面几个问题的答辩因而也难以正确检查出学

2、员的答辩能力和学术水平    2.提问要实行逐步深入的方法    为了正确地检测学员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有时需要把一个大问题分成若干个小问题并采取逐步深入的提问方法如有一篇《浅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文主答辩老师出的探测水平题是由以下四个小问题组成的(1)什么是科学技术?(2)科学技术是不是生产力的一个独立要素?在学员作出正确回答以后紧接着提出第三个小问题:即(3)科学技术不是生产力的一个独立要素为什么说它也是生产力呢?(4)你是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通过这样的提问根据学员的答辩情况就能比较正确地测量出学员掌握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如果这四个小

3、问题一个也答不上说明该学员专业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好;如果四个问题都能正确地回答出来说明该学员基础知识掌握得很扎实;如果能回答出其中的2—3个或每个小问题都能答一点但答得不全面或不很正确说明该学员基础知识掌握得一般倘若不是采取这种逐步深入的提问法就很难把一个学员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情况准确测量出来假如上述问题采用这样提问法:请你谈谈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学员很可能把论文中的主要内容重述一遍这样就很难确切知道该学员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是好、是差、还是一般    3.当答辩者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相左时应以温和的态度商讨的语气与之开展讨论即要有“长者”风度施行善术切忌

4、居高临下出言不逊    不要以“真理”掌握者自居轻易使用“不对”、“错了”、“谬论”等否定的断语要记住“是者可能非非者可能有是”的格言要有从善如流的掂量如果作者的观点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使与自己的观点截然对立也应认可并乐意接受倘若作者的观点并不成熟、完善也要善意地、平和地进行探讨并给学员有辩护或反驳的平等权利当自己的观点不能为作者接受时也不能以势欺人以权压理更不要出言不逊虽然在答辩过程中答辩老师与学员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一方是审查考核者一方是被考核者)但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在答辩中要体现互相尊重做到豁达大度观点一时难以统一也属正常不必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只要把自

5、己的观点亮出来供对方参考就行事实上只要答辩老师讲得客气、平和学员倒愈容易接受、考虑你的观点愈容易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达到共同探索真理的目的    4.当学员的回答答不到点子上或者一时答不上来的问题应采用启发式、引导式的提问方法    参加过论文答辩委员会的老师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学员对你所提的问题答不上来有的就无可奈何地“呆”着;有的是东拉西扯与你绕圈子其实他也是不知道答案碰到这种情况答辩老师既不能让学员尴尬地“呆”在那里也不能听凭其神聊而应当及时加以启发或引导学员答不上来有多种原因其中有的是原本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只是由于问题完全出乎他的意料而显得心慌意乱或

6、者是出现一时的“知觉盲点”而答不上来这时只要稍加引导和启发就能使学员“召回”知识把问题答好只有通过启发和引导仍然答不出或答不到点子上的才可判定他确实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