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价值的生产、分配与

剩余价值的生产、分配与

ID:45926367

大小:361.0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9-11-19

剩余价值的生产、分配与_第1页
剩余价值的生产、分配与_第2页
剩余价值的生产、分配与_第3页
剩余价值的生产、分配与_第4页
剩余价值的生产、分配与_第5页
资源描述:

《剩余价值的生产、分配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剩余价值的生产、分配与资本积累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的分割资本积累1一、资本总公式货币与资本的区别资本最初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但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作为资本的货币与作为流通媒介的货币是不同的两种流通公式:●商品流通公式:W─G─W(商品—货币—商品)●资本流通公式:G─W─G’(货币—商品—货币)G’=G+△G两种流通公式的区别:2(1)在流通形式上的区别:●买卖顺序不同●流通的起点、终点不同●流通中的媒介物不同(2)在流通内容上的区别:●交换的对象不同(商品是主体、货币是主体)●流通的目的不同●流通的限度不同(3)两种流通的根

2、本区别:能否带来△G3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资本总公式:G─W─G’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既要等价交换,又实现了价值增殖解决矛盾的关键:△G从哪里来?●△G离不开流通,但又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关键:特殊商品“劳动力”的存在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在任何社会都是生产的基本要素)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4(1)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2)劳动者一无所有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

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需要的价值特殊性:包含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5●使用价值:(1)劳动力的使用或消费就是劳动,劳动形成价值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2)劳动力的使用能创造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3)劳动力的买卖过程是资本家和工人的等价交换,但是,离开流通,进入生产领域,转变为不平等的雇用关系。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也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前提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的形成6(1)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转化为资本(2)资本所有者购买劳动力,并与生产资料结合,进行生产(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就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二、剩余价值的产

4、生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商品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劳动过程:具体劳动制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价值形成: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旧价值和抽象劳动形成商品新价值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价值增殖过程:指超过一定点(劳动力价值)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例如:假定生产一双皮鞋消耗生产资料价值为12元,劳动力商品一天的价值是3元,制鞋工人一天劳动5小时所创造的价值也是3元,所生产的皮鞋是一双。这样:(1)皮鞋的价值=12+3=15,按此出卖只是价值形成过程;(2)资本家迫使工人一天劳动10小时,生产两双鞋。这样:两双鞋的生产资料价值=12*2=24资本

5、家支付的劳动力价值=3总垫付=27两双鞋总价值=24+3*2=30,按价值出售,获得3元剩余价值8资本: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本质:不是物,而是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剩余价值(m):即价值增殖,指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依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即:c是其必要条件,v是其源泉9●不变资本(c):是表现为生产资料形态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价值量不变●可变资本(v):是表现为劳动力形态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价值量

6、增大意义: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提供了分析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科学依据●剩余价值率m’=m/v10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劳动日时间。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工作日时间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实现(1)它是社会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2)它又是通过各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的,即:在各企业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过程中实现的。●超额剩余价值:由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两种剩余价值生产方法的区别与联系11●区别:(1)提高的剥削程度不同(工作日长短、技术进步)(2)所需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

7、3)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作用不同●联系:(1)在本质、方法和结果上是一致的(2)绝对m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m生产的起点。(3)绝对m生产具有相对性,相对m生产具有绝对性。12三、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形式及数量变动分析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工资的本质: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劳动力与劳动的科学区分:劳动力是商品;劳动不是商品工资在现象上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原因:劳动能力看不出来,而能看到的是劳动;劳动至今仍是谋生手段,不劳动无报酬;工资的支付形式造成的误解;工资的实际运动形成的错觉。(工作时间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