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通配合床头牵引矫正寰枢关节错位治疗颈性眩晕

血栓通配合床头牵引矫正寰枢关节错位治疗颈性眩晕

ID:45927575

大小:6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9

血栓通配合床头牵引矫正寰枢关节错位治疗颈性眩晕_第1页
血栓通配合床头牵引矫正寰枢关节错位治疗颈性眩晕_第2页
血栓通配合床头牵引矫正寰枢关节错位治疗颈性眩晕_第3页
资源描述:

《血栓通配合床头牵引矫正寰枢关节错位治疗颈性眩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血栓通配合床头牵引矫正寰枢关节错位治疗颈性眩晕血栓通配合床头牵引矫正寰枢关节错位治疗颈性眩晕【摘要】目的:观察血栓通配合床头牵引矫正寰枢关节错位对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122例眩晕的患者,经症状、触诊、X光检查、TCD等证实为寰枢关节错位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予以床头牵引矫正寰枢关节错位治疗颈性眩晕。结果:治愈96例,显效20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100%o结论:血栓通配合床头牵引矫正寰枢关节错位能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供,治疗颈性眩晕,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中图分类号】R4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168-021临床资料1・1一

2、般资料:眩晕在临床发病率越来越高,据相关研究发现50岁以上头晕患者中,约50%为颈性眩晕[l],70%以上的原因不明头晕与寰枢关节紊乱有关[2]o本文将对寰枢关节错位导致眩晕的36例的临床诊治作一浅表分析。本组共36例,均为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住院14例,门诊22例;男性12例,女性24例;年龄15岁〜76岁,平均年龄46.8岁;病程最短1月,最长者10年,平均治疗次数1・63次。1.2症状:以眩晕为主,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头胀、耳鸣、颈枕不适、失眠、胸闷或不明原因的心律不齐、血压不稳等症状。1.3体征:发病期枢椎棘突偏歪,同时棘突偏向的一侧有旁

3、压痛,患侧颈肌紧张,头部向棘突偏歪侧转动受限为本病的主要体征。部分病人双侧均有压痛,可因转头或改变体位时眩晕加重或突然诱发。1.4影像检查:如有相关症状及体征者,除常规颈椎正、侧位外,应加拍张口位片,观察寰枢关节解剖位置是否异常。寰枢关节错位张口位分型[2]:①平旋转型:齿状突居中,与?寰椎两侧块之间间隙基本对称,棘突偏向一侧。②侧偏旋转型:寰齿间隙不对称,齿状突偏向一侧,棘突偏向对侧。③侧向偏移型:寰齿间隙不对称,齿状突和棘突向同侧偏移。2治疗方法1.1床头牵引矫正寰枢关节错位:采用本院自制床头牵引器。患者低枕平卧,颈部略抬高15。-30°,牵引器床头固定,牵引带牵于

4、患者颈部,牵引器滑轮下重量在5-10kg,每Fl1次,每次30-60分钟。2.2活血祛瘀,通脉活络: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粉针剂静脉滴注:一次1-3支(150mg-450mg),用5-10%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稀释。每日1-2次,或遵医嘱。3治疗结果2.1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减轻。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未见减轻。3.2治疗结果:治愈18例,显效14例,有效2例;显效率88.8%,有效率94.35%o4讨论颈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寰枢关节紊乱是颈性眩晕的重要原因Z-[3]o颈部肌肉

5、的长期慢性劳损,使枢椎两侧肌力不平衡,肌肉运动不协调,寰枢关节周围韧带松驰,导致寰枢关节运动不对称;同吋,关节之间产生的无菌性炎症,会加重周围韧带松弛,使临床症状更加明显。椎动脉在寰枢关节段迂回曲折,容易因寰枢关节的变化而受累,使椎动脉产&弯曲或狭窄,脑部血液供应减少。当寰枢关节错位时,刺激了交感神经丛,出现眩晕等症状,这是交感神经受刺激兴奋后,其末稍释放出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受体,引起反应性血管收缩的结果。临床上椎-基底动脉系统循寰不全引起的脑干、小脑及大脑半球后部灌流区功能障碍称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采用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粉剂是采用我国传统中药材三七主根为原料,以独特的高新科学技术提取分

6、离出有效的活性成分三七总皂甘,所得制剂纯度高,水溶性好,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强,三七总皂甘中含多种单体皂甘成份,其中以人参皂昔,人参皂甘及三七皂甘含量较多,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对心脑血管起主要药及三七皂甘含量较多,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对心脑血管起主要药致作用为三七三醇皂甘,以人参皂甘及三七皂甘为主,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保护脑神的作用,血栓通所含的人参皂昔比例最高,突出其活血化瘀,通脉活络,改善微循环,扩张脑血管,降低脑细胞耗氧量,增加脑血流量,降低全血粘度,全面改善脑血管缺血状态。再配合床头牵引矫正寰枢关节错位,在活血祛瘀,通脉活络,改善微循环,扩张脑血管,降低脑细胞耗氧量,增加脑血流量

7、,降低全血粘度,全面改善脑血管缺血状态,同时矫正错位关节,恢复其力学平衡。总Z,在临床诊治颈性眩晕时,应高度重视寰枢关节的解剖位置,同吋告诫患者注意颈部姿势,一种姿势吋间不要太长,避免长吋间低头伏案工作,睡眠时枕头不要过高,经常做颈部操及颈部肌肉功能锻炼。参考文献[1]韩仲岩•神经病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2.[2]孙树椿•中医药治疗颈痛[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