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债审计重点

政府债审计重点

ID:45929206

大小:6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9

政府债审计重点_第1页
政府债审计重点_第2页
政府债审计重点_第3页
政府债审计重点_第4页
政府债审计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政府债审计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政府债审计重点7月28日上午,审计署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近日,根据国务院要求,审计署将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而两天前的7月26口,微博上就开始热议“国务院发特急明电要对全国政府性债务进行W计”。受被证实的消息影响,7月29日周一早盘,水泥基建股纷纷受压下跌。有分析师担心,如果中央实现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全口径管理和动态监督,未来地方基建失速风险或将拉升。但是,包括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在内的多位业内人士分析,W计署此次卅计政府性债务的目的是为了摸底,并非说明中国政府性债务规模已经到了相当严重乃至失控的地步,因此市场没必要过度解读甚至恐慌。《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从审计署内

2、部人士处获悉,本次国务院发出的“特急明电”并非突然而至,审计署在此之前就已经做好了方案准备,并进行了多地调查。6月20日,审计署副审计长董大胜等一行就政府融资平台主题,同广东省有关单位进行座谈,了解广东省和广州市的政府债务总体情况、融资平台经营状况以及负债偿还能力等。随后调研组还到广州市开展实地调研。同期,江苏省常熟市也传出有审计署调查乡镇债务的消息。审计署选择了常熟市下设的两个乡镇进行了政府债务情况的调研。审计署内部人士透露,上述调研安排是此次全面审计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审前试点。随后的7月上旬,审计署就下发了此次审计培训通知,要求各地审计机关开始组织此次培训的报名和相关准备工作。在7月底的

3、全国视频会议培训后,审计署陆续进驻各级政府,正式开启此次政府债务全面审计。重点审查新增债务有分析认为,审计署本次审计政府性债务并没有强调“地方”二字,因此冇可能是屮央、省、市、县、乡镇五级政府审计。《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联系审计署,审计署并未就此次排查范伟I进行明确回复。审计署新闻办人士表示:“关于债务审计,我们目前能够透露的消息就是门户网站发布的消息,目前也没看到国务院文件/前述W计署内部人士也表示尚未看到国务院发的“特急明电”文件,但是他表示,“屮央一级的账目很清楚,就是国债。”不论木次审计是否涉及中央政府性债务,相比审计署于2011年3月至5月开展的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本次审计的范

4、围很可能加大。记者获悉,除了省、市、县三级政府外,本次审计将新增乡镇政府债务。因此,本次审计会全面动用全国审计机关4万余人力。“这次审计比上次会严格,上次是很多地方政府自行提供资料供审查,这次不一样,审计工作人员会依据情况要求地方提供其他资料供审查。”另外一位接近审计署的人士表示。审计署内部人士透露,此次国务院之所以决定再次开展如此大规模的全国政府性债务的审计,原因在于,审计署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开展的地方债抽查结果显示,部分省木级和省会城市木级的地方债务规模新增规模较大。虽然W计署并未估计和推算全国地方债最新的总体规模,但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新增情况和总体债务规模不容乐观。今年

5、6月份,审计署公布数据显示,2011年和2012年两年的时间内,抽查的36个地方政府本级(15个省、3个直辖市本级及其所属的15个省会城市本级、3个市辖区)的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增长了12.94%,有4个省和8个省会城市木级增长率超过20%,有9个省会城市本级政府债务率超过100%。《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获悉,本次审计的重点内容是2011年和2012年两年期间政府的新增债务,同时将审计省、市、县三级政府IH债的偿还情况以及逾期、违约情况。对于新增债务的审计仍然会采取分类形式,包括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或有债务以及负有救助责任等其他相关债务。或启地方债问责制据《财经国家周刊》记

6、者了解,有业内人士透露,有关人士曾专门就地方债风险问题直接上书国务院高层,再加上6月底所谓“钱荒”事件的出现,使高层更加意识到彻底摸清地方债务规模的重要性。目前,关于全国地方各级政府债务的总规模到底有多大,舆论各方有不同的说法。“目前地方债的规模可以说是个迷,也没有任何机构和权威人物能说得清楚。”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广东省社科院综合研究开发中心主任黎友焕表示,化解地方债首先要全面清查各地市确凿的地方债务和财政收支数据,“如果这次清查再查不清楚的话,会再次埋下隐患的火种。”在基层政府部门任职的房地产经济师章林晓分析认为,今年以來国外的一些投行、研究机构和媒体纷纷发难中国地方债,不能

7、将其简单地视为恶意地搅局“做空中国经济”。目前部分地方政府偿债的主要來源土地出让收入明显下滑、主要支柱产业遭遇严重的产能过剩,面临着严重的偿债困境,进而被迫变相融资,形成恶性循环,所隐藏的资金链断裂甚或大型的金融风险不容忽视。章林晓认为,地方政府偿债缺口、房地产泡沫、过剩的产能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三个相互联系、互为传导的系统性风险。所谓“钱荒”事件已经显示,过去几年地方依然靠增加投资來消化过剩产能,资源错配明显。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