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指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有效性

课题名称指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有效性

ID:45932844

大小:6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9

课题名称指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有效性_第1页
课题名称指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有效性_第2页
课题名称指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有效性_第3页
课题名称指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有效性_第4页
资源描述:

《课题名称指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有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题名称:指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有效性研究单位:苏州市虎丘第二中心小学主持人:汤琪(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区数学二届教坛新秀,数学中心组成员,虎丘第二中心小学分管数学行政助理,四~六年级数学教研组组长)研究截止日期:2010年10月“指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有效性”课题实验方案虎丘第二屮心小学汤琪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2、数学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数学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现如今课堂教学已进入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吋代。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必须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出发点。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践为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而进行的优化课程教学结构,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良好习惯提供了可能。然而,实际教学中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还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教师缺少对学生

3、学习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个体差异的关注,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口主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帮助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Z外,就是在教学中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以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为主导的探究性学习方式。以发展学生的独立探究与合作精神,学会通过同伴之间的积极的相互影响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通过亲自参与探究实践活动,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二、课题的界定1、“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含义“自主探究”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操作的形式,对所学内容进行探索

4、地创造性学习活动。它改变了过去传统的“灌输式”和单纯的“一问一答”的启发式,以知识为载体,以开发智力为重点,以发展能力为根木,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技能。2、数学学科的特点数学是一种普通使用的技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别是小学数学,只有学生亲自参与数学实践活动才能产生用数学的眼光认识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意识。3、科学的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应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引导者、组织者,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够竟科学的、开放的引导。三、课题研究原则1、教育主体性原则教学过程的重心,从“教师主体性”转向学生主体型。2、教育综合性原则教育内容的综合,使学生的知、情、意、行综合一致地发展。3、个性发展性原则

5、四、研究目标1・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自主学习,探究的技能的养成。2.构建小学生口主学习的具体冃标,形成促进小学生口主学习的指导策略,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3.小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探究的意识得到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自主学习的习惯以及自主学习的品质得到培养。4.通过对构建“自主探究,开放引导”教学模式的研究,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四、研究内容①小学数学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指导策略;②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如何釆用相应变式的策略研究;③实施本模式,教师应具备的教学素养研究。五、研究对象本校四至六年级的学生六、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以研讨课为平台,各课题组成员分

6、工关注不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并结合案例分析、个案研究等手段对课题实施情况进行记录,通过对不同阶段研讨课的对比、总结,对实施过程进行调控,促进课题研究扎实有效地开展。七、研究步骤具体步骤为:理论学习〜调查研究〜课堂实践〜探索规律。1、准备阶段(2009.10)⑴制定课题实验方案;⑵课题教师进行理论方面的培训与学习。2、组织实施阶段(2009.11至2010.8)⑴课题组教师进行备课,制定教学计划;⑵对全体学生进行初试,确定学生的基础水平;⑶随堂听课,跟踪了解实验效果,撰写相关教学案例及反思;⑷定期举行公开课,课后交流,撰写听课心得;⑹学期末撰写论文。3、总结阶段(2010.9)

7、⑴回顾反思,对课题进行总结;⑵听取各级领导对课题T作的意见,撰写结题报告,报相关部门审定。八、课题分工情况主持人:汤琪成员:吴友弟、金如、陆宏超九、预期成果本实验成果以研究报告、论文、案例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课件等形式展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