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有效的引入方式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有效的引入方式

ID:45934482

大小:7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有效的引入方式_第1页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有效的引入方式_第2页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有效的引入方式_第3页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有效的引入方式_第4页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有效的引入方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有效的引入方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有效的引入方式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引入方式浙江省嘉兴市洪兴实验学校王君丽摘要: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引入更是艺术中的艺术。新课探究前三分钟教师引入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一节课的教学效果。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结合初屮数学的特点,论述了新课有效引入的几种方式。不管哪一种方式,都是以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枯燥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为的。关键词:数学引入兴趣一节课良好的课堂引入是师生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既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

2、良好的学习基础,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当然,课堂引入的设计是为本节课的教学冃的和教学重点服务的,要与本节课的内容紧密相连,自然衔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结合初中数学课的实际特点,可以采用以下儿种方式引入。一.直接引入最简单的有时也是最有效的。直接引入就是上课时教师直接点题、开宗明义,向学生说明本节课需耍学习的内容、廿标耍求及重点难点。由于数学教材的编排体系遵循的是螺旋式上升的结构,很多内容小学时都初步接触过,有些内容学生都已经相当熟悉,在初中进一步深入学习时就没有必要设置复杂的情景。

3、采川直接引入方式更能紧抓教材的要点,提纲挈领地为学生显示知识的内在联系,这样既冇利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克服教学过程的单调和平淡。比如,浙教版七年级下《1.1认识三角形》一节在教学时可以采用直接引入。老师:这节课的标题是“认识三角形”,那么我们要认识它的什么呢?学生1:我们已经认识过三角形了,知道它的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学生2:我还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o老师:好的,我们这节课不仅耍知道这些,还耍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会用符号、字母表示三角形;会解釋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道理

4、;还要了解两边的差和第三边的关系,并且能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接下来的教学肓奔主题,肓接给岀三角形的严格定义,三角形的记法、读法。再紧紧I韦I绕三边关系探究新知,解决问题。学生及教师的活动都紧紧围绕引入时的知识要点。学生逍楚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主动探究与合作学习中就显得主动性更强,学习的效率更咼。二.设疑引入疑问是思考的前提。设疑引入就是教师在引入新课时,通过设计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在思考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地深入到新内容的学习与探究。这种引入方式一般用于新I口知识联系比较紧密的内容的教

5、学,或者新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方便的解决II【知识中的问题。这种引入的问题一般只1问不答,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冃的,所设计的问题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加以解决。比如,《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课在引入时,可以设计用“边角边”和“角边角”來解决的两个实际问题,创设悬念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问题1・(如图1)为了测岀池塘两端A、B的距离,小红在地面上选择了点0、D、C,使0A二0C,0B二0D,且A、0、C点和点B、0、D都在一条直线上,小红量出DC的长度,就知道了AB距离。这是为什么呢?DCB1图2图1问题2..(如

6、图2)小明不小心将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碎了,他只带其中的碎片(1)到商店去,玻璃店的师傅就能重新配一块与原來相同的三角形玻璃。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两个问题一抛出,学生马上说三角形全等,可三角形全等需要什么条件呢?这时教师及时引入新课一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再比如,《用字母表示数》一课,在引入时老师与学生做了这样一个数字游戏:请一名学生把自己的出生月份数乘2,加10,再把和乘5,再加上他家的人口数(小于10),将这样所得的结果告诉老师,老师就能猜出学生出生于何月,家里有儿口人。在学生感到不可思议时,老师及时说明自己

7、的思维方式——用字母表示数。设出生月份数为a,家里的人口数为b(0<

8、很难给学生一个肓观印象时,而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一多媒体来构架一个声、像、图、文并茂的生动形象情境,从而帮助学生体会数学,应用数学。这样的引入方式比言语描述更清晰明了,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平移变换》一课,一上课先让学生看幻灯片上的几个生活片段,在看的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第一个片段是旅游景点缆车的运动。思考问题:缆车出点A到点B的运动中,它的各部分运动的方向相同吗?各部分运动的距离相同吗?第二个片段是工厂里传送带上货物的运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