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特殊家庭与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

浅谈农村特殊家庭与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

ID:45936747

大小:7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农村特殊家庭与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_第1页
浅谈农村特殊家庭与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_第2页
浅谈农村特殊家庭与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_第3页
浅谈农村特殊家庭与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_第4页
浅谈农村特殊家庭与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农村特殊家庭与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附件2:NO:乐清市2014年家庭教育参评论文单位虹桥镇第五小学姓名马雅婷联系手机13819760649题目《浅谈农村特殊家庭与浅谈农村特殊家庭与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摘要:人类的一切努力的冃的在于获得幸福。——欧文那么,什么是幸福呢?我想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首先是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爱和关怀,能够在他们的爱护下成长。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更多的农村父母需要外出务工,导致他们的子女教育成了较大的问题。近儿年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三种特殊群体儿童的家庭教育工作存在着薄弱环节,即流动人员的子女;大量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即“留守儿童”;单亲(或双亲)服刑人员的

2、了女。我们在这暂统称他们为特殊群体儿童。由于正常家庭教冇的缺失,特殊群体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品徳、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正H益凸显,为此,很有必要了解特殊群体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谈谈解决这类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论文关键词:家庭教育工作特殊儿童现存问题解决方法前言: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來就受到人们的关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屮这样写到:“我想把我们开始教冇和培养的儿童,比作一块人理石,几个雕塑家带着白己的刀子同时來到它身边,要把它塑造成一座雕像,使它具有灵性,体现出人的理想。这些雕塑家是谁呢?其中,第一•是家庭,而家庭中最

3、细致和最有才T•的是母亲;第二是教师个人,他有精神财富、智慧、知识、能力、爱好和生活经验……”正如苏霍姆林斯棊所说,现在的学生生活在一个充满着多种价值观念多变的复杂社会背景中,“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复杂,以至如果没启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教冇,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人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可见,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三位一咻”的教育体系中,忽视任何一个环节都冇可能影响教育工作的整体效应,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一个完整的家庭想要做好子女的教育文尚口都不容易,更何况一个残缺不全的家庭呢?社会中这样一群特殊儿童必须要成为我们教育者的研究和关爱对

4、彖。下面我就浅谈一下对农村小学生特殊家庭教冇的几点认识。一、农村特殊家庭的教育现状我看到过这样的统计:江西省广丰县境内的魁邃和东阳乡。根据当地派出所的数据,在两镇屮,儿童约占总人口的10%左右。而留守儿童数又占儿童总数的20%到30%,所以在这两个村中留守儿童约有1300人。那么这么多的儿童是怎么生活的呢?据走访抽样调查的结果,这些儿童中,约有65%以上会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居住,15%会住在邻居亲戚朋友家中,10%则住在学校或者是个人自己烧饭吃,10%左右在家随母亲生活。很多人认为这种情况在我们经济情况较好的乐清会比较少,但是在农村教学的教师应该能够体会到

5、,我们的特殊家庭情况反而更加让人头疼,怎么说呢?比较特別的冇以下几类家庭:(一)农村家长一门心思地扑在生产和创收上,每天起早贪黑,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照顾、教冇孩子,更谈不上什么家庭教冇。虽然他们的孩子不是留导儿童,但是却更加孤独。我们就有一位这样的学生,父母是种藕卖藕的,非常忙碌无暇管他,但是由于孩了比较机灵,父母对英的期望比较高。我曾多次去他家家访,但是基本都是他一人在家,晚饭口己解决相当简陋。小学生.正处在对外界十分好奇的阶段,但这种好奇心需要家长合理地引导才能得到止确的发挥,可是这位学生就失去了家庭的关爱和引导。于是,他开始变得“野”了起來,而家长的管束方

6、式竞然是暴力或者将他关起來,这讣我愕然。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理萌-牛了:暴力才能解决问题的想法。随之而來的就是在校频频与同学发生矛盾。由点及面,相信类似的特殊家庭并不少见,这样的家庭教育不仅仅是空白,更多的变成是对孩子的一种负面教冇。(二)最常见的一种:近年來,随着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农村出现了许多“空巢家庭”。“空巢家庭”的孩子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等亲属看管,多数是“看而不管”、“管而不教”或根本“管不住”,家庭教育几乎空白。(三)家庭经济悄况较好的单亲家庭。这类特殊家庭,由于父母离异,所以从某种程度上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样的家庭其实孩子更需

7、要沟通,可是很多家长因为对子女的愧疚,将这种情感表现为给孩子相当宽裕的经济。对孩子的溺爱,以及对孩子现状的肓冃乐观,导致了发展动力的严重“缩水”。一些家长对子女宠爱过渡,对孩子无限度的娇惯,无限度的满足孩子的需求,使孩子养成自私任性、舒道暴躁的性格。这些孩子平时衣來伸手,饭來张口,B理能力很差。父母怕孩子这不行,那不行,凡事都替孩子动手完成。久而久之,养成一种怪习性、怪性格。孩子一旦离开父母则无所适从,在集体中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显现出其与众不同的弱点。与此界曲同工的是,一些家长对孩子的当前状况盲冃乐观,看到孩子某些方而的成绩就沾沾口喜,捡了芝麻当西瓜,认

8、为自己的孩了了不起,常为此夸耀孩了。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