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依宪治国的理论与实践

浅谈依宪治国的理论与实践

ID:45937585

大小:6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9

浅谈依宪治国的理论与实践_第1页
浅谈依宪治国的理论与实践_第2页
浅谈依宪治国的理论与实践_第3页
浅谈依宪治国的理论与实践_第4页
浅谈依宪治国的理论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依宪治国的理论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依宪治国的理论与实践摘要:依宪治国是落实依法治国的根本和核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的内在要求。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在新形势下,研究依宪治国,对于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依宪治国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关键词:依宪治国;基本路径中图分类号:D61;D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5)23-0142-02作者简介:高娃(1978-

2、),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本科,乌海市委党校讲师,从事法学研究。一、依宪治国的重要意义(一)“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依法治国”一词的关键词在于一个“法”字,而“依宪治国”最突出的屮心词是“宪”。由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具冇屮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于统帅地位,因此,“依法治国”中的“法”最重要的应当是“宪法”。如果治国不依宪,法治中国建设失去正确方向,依法治国的目标就不能得到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反复强调:“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

3、治国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再次强调这一理念。(二)依宪治国能够保障公民权利,限制国家权力宪法具冇两个最重要的功能,即保障公民权利和限制国家权力。宪法最主要的核心价值在于保障公民权利。我国和世界各国一样,都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确定为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宪法为了保证公民权利的实现,对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及其保障措施做了明确规定,确立了公民在国家中的主体地位。宪法的限制国家权力功能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里的“制度的笼子”是不得违反宪法规定的前

4、提下所设立的一系列制度的总称。公权力只有将以宪法为统领的制度作为活动准则,才能实现全社会的法治状态,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不受制约的权力是危险的,必然导致滥用和腐败。所以,公权力的行使必须依照宪法和法律的授权,必须受到宪法和法律的制约,才符合现代民主法治的要求,从而维护宪法在公权力运行机制中的最高权威。(三)依宪治国使依宪执政成为党执政的重要方式我们党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不断总结执政经验,借鉴国外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早已对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形成共识。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我们讲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

5、制国家,首先是依据宪法治理国家、建设法制国家。”胡锦涛同志曾指出“依法治国首先耍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多次强调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的重要性。十八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依宪执政作为一个重耍执政理念,已成为党执政方式转变的重要H标。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首先强调党的执政必须在宪法和法律框架内进行。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的实践,使得党的执政方式和工作方式从依靠政策治理向依靠宪法和法律

6、治理转变,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民主法治建设的重中Z重。二、依宪治国进程中存在的问题(%1)宪法权威不足宪法权威是指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在国家和社会日常运行屮,是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的根本行为准则,简而言之就是要体现宪法的至上性和权威性。宪法的权威来□各类宪法主体对宪法的自觉服从。这种服从既是对宪法文本的尊重,也是对宪法理念的信仰。目前,宪法权威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生活中产生的拘束力和规范力还不够。一些部门将宪法只当作一部高高在上的大法,轻易地表现出对宪法的不敬不重,一些公职人员经常混淆党的政策与宪法之间

7、的关系,经常用各种政策取代宪法的规定,不少群众认为宪法与普通老方姓的关系不大,无视宪法现象还相当普遍。宪法的最高的权威没有得到尊重和维护。(-)宪法监督制度还未健全我国“立法法”第90条虽然赋予国务院等五个国家机关违宪审查的权力,但这些机关实践中并没有很好的行驶这样的权力。从宪法监督程序来说,缺乏宪法监督主体在行使宪法监督权时所必须遵循的方式、步骤、时限等一套规则体系,使违宪审查的启动、对象、范围及具休决定等处于规范层面的空白状态。从宪法监督的内容来说,内容不全面。现行宪法规定的宪法监督内容主耍包括对法律、

8、法规以及行政命令等规范性文件的合宪性的监督,対行为的监督涉及的不多,更容易侵犯公民宪法权利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行为都不在监督范围之内。(三)宪法适用性不强宪法适用是指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应用宪法处理案件的活动。由于理论界坚持不同的观点,在我国的审判实践中宪法作为审判依据的地位至今尚未真正确立。实践中,人们更多的强调宪法的原则性、纲领性、效力至上性,而忽略了宪法作为法律,首先应具有和普通法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